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在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为了促进自身经济的进步,发展中国家需要引进一些发达国家抛弃的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于环境要求的标准日渐提高,阻碍和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有关企业的成长。据此可知,发展中国家
A.需采用多边贸易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B.在经济全球化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C.只有融入世界经济才能推动自身的发展D.要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以实现共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在移民政策上都给予所需要的外籍人士以长期居住权,使之享受准国民待遇,即所谓的“绿卡”制度。这一做法(       
A.滋生了“崇洋媚外”心理B.改善了工人阶级经济生活条件
C.加快了高层次人才的流动D.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1世纪初,法国政府每年要花费30亿美元,聘用1.2万名官员,以保护和发扬法国文化;西班牙、韩国、巴西的电影院上映影片都有“当地含量”的规定。这在客观上反映出(       
A.文化多样性面临巨大的挑战B.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全球盛行
C.发展中国家的主权遭到冲击D.全球化不利于世界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20世纪末期以来,法国国内电影票房因好莱坞电影的大举入侵而大幅下滑;法国青年趋之若鹜的是英语演唱的歌星,法国歌星也用英语现场演唱;来自美国的畅销小说充斥法国书店。这一现象表明
A.法国不再是世界文化大国B.英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C.民族文化得到了弘扬D.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2022-06-01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宋基信阳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简表(部分)

年代石油工业的重大发展
19491952燃料工业部成立,确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1952年底生产人造石油(油母页岩油)达24万吨,为1949年的3.6倍。
19531959党中央明确提出“大力地勘察天然石油资源”,陆续发现克拉玛依等31个油田和12个气田,1959年全国石油产量达373.3万吨。
19601977燃料工业部改组为石油工业部,建成大庆、大港、胜利等大型油田,原油产量提高,并向日本等国出口创汇。
1978—今天先后成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在超低渗透油藏开发、稠油热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我国石油需求量和进口量猛增,至202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建立和完善战略石油储备成为一项迫切的工作。

——据《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我国存在的能源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材料二   19736月,石油输出国组织(0PEC)决定将原油价格提高70%,并以每月5%的速度逐步递减产量。这次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并持续至20世纪80年代初。在此期间,不论是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还是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得不面临“工业贫血”的困境。尼克松政府交替使用紧缩和赤字财政的政策都回天乏术,而勃列日涅夫则更加笃信苏联体制能克服能源危机……中国,则悄无声息地拉开了一道大幕,震惊了世界。

——据殷建平《上世纪70年代两次中东石油危机给我们的警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在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能源危机诱因下,中国、美国、苏联经济领域发生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中国应对能源安全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2022-05-31更新 | 281次组卷 | 7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2009~2010年金砖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经济增长率与其他主要经济体比较图。它反映出
A.新兴经济体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
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C.经济全球化避免了各国经济失控风险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2022-05-31更新 | 475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济全球化,也就是经世界经济一体化,它是一个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时间阶段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联系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早期殖民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徐蓝《后冷战国际关系发展轨迹》

提取表格中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有学者认为,后“冷战”时代,美国模式的全球化是不受约束的自由放任的全球化,它导致了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给人类生产也带来了生态、气候、环境和过度开发等许多全球性的问题。该学者所述
A.说明全球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B.表明美国已失去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C.客观上要求增强人类共同治理全球意识
D.体现出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2022-05-30更新 | 765次组卷 | 12卷引用: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11月质量巩固卷(老教材)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华人中餐经营者为了得到白人食客的认可,将中餐根据西方饮食模式进行重新塑造。于是,中餐馆得到越来越多白人的光顾,后来白人还主动参与到中餐的改变和塑造中,“中餐在美国变得面目全非”。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文化碰撞呈现单向性的同化过程B.文化冲突中华人保持文化特色
C.列强侵略加剧了中西文化的冲突D.中西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根据1995年统计,非洲有4国一种原料及其简单加工品占出口总额的95%以上,15国三种商品占出口总额的2/3左右。为增加出口滥垦滥采,疯狂扩大种植面积和载畜量,非洲每年仅荒漠化一项就损失约90亿美元。这表明非洲
A.贸易自由化推动了出口增长B.急需国际上的经济技术援助
C.环境的退化制约了经济增长D.经济结构落后导致环境退化
2022-05-26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