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19世纪末的时候,世界文学史基本上就是欧洲文学史”,“现在,世界文学选集已经选入了非常多的非西方文学,中国在文化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要把学术推向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就必须超越自己封闭的文化圈,跨越自己单一文化的传统。”该论述意在说明,当今(     
A.中国的世界影响力增强B.全球化导致文化多元化
C.东西方文化竞争的激烈D.世界文化观念必须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欧美国家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极右翼政党为代表的民粹思潮泛滥。民众普遍反映的政治诉求是反精英、反全球化、反移民、反建制,在欧洲还要加上反一体化。这主要是由于(     
A.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发生B.大量移民侵蚀欧美人民原有的福利
C.人民生活水准停滞不前D.精英主导的全球化损害多数人利益
3 . 有学者指出,近几年来,欧盟政治面临分裂的风险,不断累积的难民问题和移民问题等加剧了欧洲社会矛盾和欧盟治理难度。欧盟的政治分裂和重心转移给欧洲未来发展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使欧洲各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少、社会矛盾增加,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该学者旨在说明欧洲(     
A.国家贫富差距日益的凸显B.政治危机引发深层次反思
C.人口问题威胁全球化发展D.传统治理模式遭受新挑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欧洲殖民帝国的灭亡、柏林墙的倒塌以及冷战的结束使得战后最为明显的政治障碍消失了。然而远在此之前,文化和技术上的进步已经在打破边界方面开启了类似的进程。(西方媒体)通过展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品,传播共产主义阵营解体的每个篇章,电视事实上已经推动了结束冷战的革命。如克里斯蒂娜·马茨蔡特证实的那样,在柏林墙被推倒前,她只是在电视上看过西柏林。东德人接受的全球消费文化的最早产品是可口可乐,是由西柏林的商店老板提供的。与贸易和商业组织一样,文化行为也已经被全球化了,在信息、观念、品味和价值的持续流动中不断发展。20世纪末,部分地得益于技术和通信上的进步,信息和文化行为真正被全球化了。1964——1965年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展览会上,沃特·迪斯尼公司的一句流行广告词总结了通信发展的影响:世界终究太小了。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5 . 下边漫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全球贸易金融市场的货币格局。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美元在贸易金融市场中占据最大权重②人民币与欧元结盟联手对抗美元霸权
③人民币的贸易金融市场地位不断上升④世界贸易金融市场货币格局开始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1更新 | 579次组卷 | 7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赢”的理念。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双赢”结果的基本要求。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苏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美国天生就有戒心,因为其要控制信息的输入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出现众多问题,如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之间内部贫富失衡问题严重;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随着美国霸权在国际体系中不断衰退和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构逐渐趋于扁平,一元化治理由于国际权力的不断分散开始走向多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刘长喜、毛博《全球治理之殇与中国方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冷战格局下中国外交新思维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2022-10-26更新 | 34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
②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③发展中国家应维护经济安全,坚决抵制全球化
④经济全球化应在我国的主导下进行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④
2022-10-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发展中国家要想尽快赶上发达国家,就必须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中去。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     
①能够推动各国生产力的发展               ②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③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存在消极影响 ④能加剧全球两极分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2-10-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国际上有一种说法,“美国的消费,中国的投资”。中国的投资拉动对全球经济增长非常重要,一旦中国投资减缓,世界经济很可能就要出问题。这反映了当今世界(     
A.生产的全球化B.资本的全球化C.贸易的全球化D.技术的全球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当前,相当一部分非西方国家的危机应对和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并在全球治理的参与过程中更加活跃,引起了西方国家的高度不安,并加以遏制。这反映出(     
A.意识形态对峙的加剧B.亚非拉国家地位提升
C.国际治理体系的变动D.西方国家势力的衰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