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在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时候往往会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为了促进自身经济的进步,发展中国家需要引进一些发达国家抛弃的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对于环境要求的标准日渐提高,阻碍和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有关企业的成长。据此可知,发展中国家
A.需采用多边贸易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提升B.在经济全球化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C.只有融入世界经济才能推动自身的发展D.要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以实现共赢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创造了形态各异的、璀璨夺目的文化样式,各种文化都以各自的独特方式为人类进步做出了贡献。“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上,我们应该把和平放在第一位。不同文明的国家之间有没有可能和平相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和道教等多种宗教。正是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才构成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摘编自秦治来《尊重、维护和推进世界文化多样性》

材料二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凭借自己在世界贸易体系的强势地位和科技优势,将自身的文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美国“三片”(“薯片”、“芯片”和“大片”)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他们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海外文化传播。与此相对照,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则受到强烈冲击。以语言为例,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可能导致语言使用者对原属种群的文化认同的消失。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计,到21世纪末,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约90%的语言可能被强势语言所取代。

——摘编自周文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意义及困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文化的基本特点并简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促成因素。
3 .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2020年,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4.4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74.7%。从增速看,中国数字经济同比增长9.6%,位居全球第一。这表明
A.数字经济为经济建设提供新动力B.数字经济受到各国重视
C.我国的数字化经济已居世界首位D.世界经济竞争日趋激烈
2022-06-0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皖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华人中餐经营者为了得到白人食客的认可,将中餐根据西方饮食模式进行重新塑造。于是,中餐馆得到越来越多白人的光顾,后来白人还主动参与到中餐的改变和塑造中,“中餐在美国变得面目全非”。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文化碰撞呈现单向性的同化过程B.文化冲突中华人保持文化特色
C.列强侵略加剧了中西文化的冲突D.中西文化在碰撞中逐渐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根据1995年统计,非洲有4国一种原料及其简单加工品占出口总额的95%以上,15国三种商品占出口总额的2/3左右。为增加出口滥垦滥采,疯狂扩大种植面积和载畜量,非洲每年仅荒漠化一项就损失约90亿美元。这表明非洲
A.贸易自由化推动了出口增长B.急需国际上的经济技术援助
C.环境的退化制约了经济增长D.经济结构落后导致环境退化
2022-05-26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最近几年,美国先后退出了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气候协定、《中导条约》在内的数十个国际组织和国际协议,曾经的“地球村”观念正被“贸易保护”、“边境修墙”等行为所掩盖。美国的这变化
A.导致其世界霸主地位的丧失B.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
C.引起国际贸易总量急剧下降D.影响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2022-05-22更新 | 28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清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73年,针对欧佩克实施的石油禁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联手成立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储备60天的石油;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后又将储备期增至90天。上述举措旨在
A.应对趋于严峻的国际形势B.掠夺第三世界战略资源
C.顺应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D.构建能源安全保障机制
2022-05-13更新 | 22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中国领导人曾多次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重要演讲(如表)。
时间领导人演讲标题
1995年江泽民《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2009年胡锦涛《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021年习近平《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由此可知中国
A.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B.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推动全球经济合作迈入新阶段D.努力推动传统国际组织的改革
9 .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材料一   关于全球化的起始及阶段划分问题,当代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如“三阶段中心变换说”,第一阶段从15世纪全球化进程源起到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阶段从1880年到1972年:第三阶段从七十年代一直到现在。

如“三次浪潮锐”,18世纪末掀起了全球化的第一个浪潮。19世纪末以来迎来了全球化的第二个浪潮。20世纪中后期以来,引发了全球化的第三次浪潮。

——摘编自崔兆玉、张晓忠《学术界关于“全球化”阶段划分的若干观点》

材料二   2016年以来,逆全球化日益成为一种运动式的浪潮,并且对西方国家维护自由秩序的主流政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西方主要国家在其重要理念、战略和政策层面均表现出了明显的逆全球化动向,主要表现为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对外来移民。以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为标志,逆全球化现象开始在西方国家集中显现。在2017年法、德等欧洲大国的选举中,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也体现出了逆全球化思潮的重要影响。可以发现,曾经主导和引领全球化潮流的西方国家开始出现明显的逆全球化思潮,而这些思潮和理念又促使西方国家的战略和政策发生了很大改变。

——韩召颖、姜潭《西方国家逆全球化现象的一种解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观点,分析其划分的依据并加以简要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当今世界“逆全球化”现象。
10 . 下图为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后世界部分主要经济体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增长情况。

这反映了
A.中国同欧美间的贸易顺差扩大B.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困境
C.外贸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D.东西方力量对比发生逆转
2022-05-10更新 | 27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