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大国的兴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端。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遑论全球统一。……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以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三   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千年。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联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做出理性的判断:无论是崛起为大国还是维持大国地位,已不可能再走那种依靠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依靠集团对抗来争夺霸权的老路。如果沿用传统大国的思维方式来构造今天的世界,如果以不切实际的征服幻想来鲁莽从事,都将是一种时代的错位。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主题。

——摘编自《大国崛起:大国之反思》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这一“重要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请从世界市场发展角度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这种政策的推行有利于英国形成怎样的国际地位?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基于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在经济全球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人类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2008年11月至2016年10月,二十国集团成员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总计达到创纪录的5560项,最近一年来新增贸易保护主义措施401项。如果加上发展中国家同期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相关数据无疑将更加令人紧张。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解读,合理的是
A.美国霸权地位衰落B.全球化发展日益不平衡
C.全球贸易增长缓慢D.国际贸易加剧南北矛盾
3 .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但是相应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5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认为:“将来,当历史学家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们视为突出的事件也许不是两个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束。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

——摘自何方《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在过去的一年……极个别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固守国家本位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国际责任观念和人类命运情怀淡薄;国际发展不平衡不公平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其内部的贫富差距加大;……非法移民风潮和恐怖袭击频发,导致移民或难民接纳国民众将矛头和不满指向全球化;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陷入治理危机,传统全球治理体系陷入制度性困境,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观能动性下降。

——摘自张君荣《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场运动”反映出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成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的起点,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解读这一起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中的“趋势”和材料二中的“新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此关系,从发展中国家角度思考,你认为该如何应对?
2022-01-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全球不平等: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新手段》中写道:“以收入为标准,研究了从1988至2008年的赢家和输家。大赢家中既有全球最顶尖的那1%富豪,也包括在新经济体的中产阶级;而大输家——那些得到很少甚至一无所获的人,包括发达国家的贫民和中产工薪阶级。全球化并不是造成此状况的唯一原因,但无疑是原因之一。”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需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参与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获益者
C.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利益失衡
D.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要避免卷入全球化浪潮
2022-03-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对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必须看到,现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仍是相当不平衡,南北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摘编自《江泽民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001115日)》

材料二   在反全球化的旗帜下,汇集了不同政见的团体,常常能看到游行行列中象征劳工权利的红旗、环境保护主义者的绿旗、无政府主义者的黑旗交相辉映。一般而言,右翼反全球化主义者认为,全球化是对国家经济和国家认同的威胁,是针对西方文化或白人的世界性的精英政治阴谋的结果,建议用民族主义和排他主义解决问题。相比于右翼,左翼反全球化人士在活跃分子数量和公众关注方面都显得远更重要。他们通过抗议活动引起公众注意,认为全球化背后的资本主义逻辑在国内和世界范围都导致了不对称的权力关系,以及对生活方方面面一包括健康、教育和文化一的商品化处理。

——摘编自钱婧《反全球化运动背后的另——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作用。
2021-11-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621986年部分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比上年增长%)

年份中国美国苏联
1962-6.55.86.9
1968-6.54.18.3
1974-1.1-0.75.4
19807.8-0.23.9
19868.33.82.3

——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比较统计资料》

材料二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等各种新势力越来越强大。与此同时,西方政府和各种媒介也连篇累牍地宣传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主权已弱化”,“主权概念已过时”,强调“资本应打破国界自由流动”。1998年,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28.86万亿美元。占世界人口约17%的24个发达国家,拥有世界生产总值的79%;而占世界人口83%的发展中国家,仅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发达国家还把污染环境的第二产业大量迁到第三世界国家。90年代造纸所耗木材为50年代的两倍,而美国、日本、欧洲纸制品消费占世界的2/3,所用木材几乎全部来自第三世界。可以说,在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政治、科技和军事实力,不仅从整体上统治着全球的经济政治“新秩序”,而且在思想文化上同样从整体上统治着全球。

——摘编自李慎明《全球化与第三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三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基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世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的困境。
(3)综上,谈谈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2022-01-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各国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战时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急剧扩张,美国追求世界霸权的野心越来越大,在对外政策上,从战前的孤立主义,迅速转向全球扩张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初期,美国在带头筹建联合国、争夺国际政治霸权的同时,还积极筹划在战后世界的经济领域中建立美国的霸权地位,打算从金融、投资和贸易3个方面对外扩张,而这3个方面都同确立美元霸权地位有关。

——刘绪贻《美国通史》(第6卷)

材料二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已成为一种趋势。它是以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和具有的新特点作为基础的,并使之与过去的以宗主国为核心的经济集团有了很大的不同。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的变化,使世界范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经济领域;世界经济当前的困难局面使市场问题更加尖锐和突出,这些使区域集团化得到了新的推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既有加强地区性经济分工与协作推动多国经济加速发展的一面,也有使统一的世界经济发生一定割裂的一面,其利弊需要作具体的分析。

——王怀宁《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国际社会围绕经济全球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

——习近平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演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筹建联合国的设想源于哪次国际会议,列举美国通过联合国表现其霸权主义的历史事件。并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在经济上建立霸权地位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区域集团化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指出全球化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的原因,并简要分析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所产生的“利弊”。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认为美国对外的“有限资源”应该按“欧洲第一”的原则进行配置。他对马歇尔计划只是通过对欧经济援助而培植“地方自然抵抗力量”的要求不甚满意,按他的设想,对欧经济援助在帮助欧洲重建的过程中也要为美国拓展欧洲资本与工业制造品市场起到推进作用,而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欧“政治一体化”,便具备这样的功用了。因此,通过控制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盛顿便可在欧洲形成“让苏联人出去、让美国人进来、使德国人被压住的态势”。1958年第五共和国成立后,戴高乐执政。对美苏称霸世界的局面非常不满。戴高乐政府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抵制和摆脱美国的控制,于1966年退出北约。

——据张曙光《美国遏制战略与冷战起源再探》等整理

材料二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程度越来越深化了,世界经济生活日益表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愈益尖锐,使得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或有一定经济互补性的国家之间纷纷走上了区域集团化道路。

——赵莉《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动因。结合所学,简析法国退出北约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的原因,列举一个中国为成员国的区域经济集团。
2022-03-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09年,现代版权保护制度在英国诞生。随着智力作品的世界性传播,一些国家大量翻印别国的优秀作品,侵犯了著作者的经济和精神利益。1886年,在雨果、狄更斯等人的倡导和推动下,英、法等10个文化较为发达国家商讨“以均平(平等)方法,保护文学及美术之著作权利”,签订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版权公约——《伯尔尼公约》。但是,美洲各国因出版业不能与欧洲出版大国相抗衡,迟迟未加入该公约。

——据李明山等《中国当代版权史》

材料二   民国初年,美、英等国要求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中国以经济文化落后为由拒绝。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多次提到知识产权要向国际标准看齐。中国于1990年制定并颁布了《著作权法》,1992年签署了《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2012年,《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成功缔结,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首个在中国签署、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条约,打破了由美国等国制定国际规则的惯例。中国用30年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数百年走过的版权制度变迁之路。

——据阎晓宏《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需关注的几个问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版权保护体系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我国融入国际版权保护体系的特点。
2021-09-09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规范的经济秩序,有利于全球经济的良性发展。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06年拿破仑发布《柏林敕令》,禁止欧洲大陆诸国与不列颠岛进行任何贸易,这是大陆封锁政策开始的标志,拿破仑深信断绝了对外贸易,英国就会陷入经济紊乱,不打自垮。考虑到法国是农业国,工业基础不如英国,拿破仑提出“不能忽视英国的商业在海外占据优势这一事实,因为它是海上霸主,法国在欧陆上是强大无比的,所以应竭力使法国的商业在大陆上占据优势”。

——摘编自黄振《“大陆封锁”与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材料二   19439月起,美,英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华盛顿就如何建立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展开了长时间的、激烈的谈判。美国仰仗其敷倍于英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迫使英国最终忍痛放弃其“凯恩斯计划”。194471日,在美国召开的有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这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是美英两国逐鹿国际金融舞台的结果,是美国称霸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开始。美国不但可以用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而且可以用美元支付庞大的海外军费开支。但是,各国货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宋则行《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针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说:“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则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摘编自徐广文《经济全球化的研究视野》


(1)根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分析大陆封锁令的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布雷顿森林协议》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对经济全球化进行评价。针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与挑战,请结合所学提出解决的对策。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