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面对反全球化浪潮,有学者认为,目前世界上发展潜力最大的是自贸区机制。在“区块”内部,由于地理因素的相关性而形成经济利益相关性,再加上一个地区内部的文化相近、传统密切等原因,区块内各经济体会有更强的意愿彼此合作。在此,该学者(     
A.尝试预测未来全球化新趋向B.否定全球化的趋势
C.强调地理因素决定经济利益D.反对美国霸权主义
2 . 有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从新航路开辟开始的,经济全球化的出现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贸易指数(以1913年为100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2445.5
18803668.8
18904994.2
190068118.2
191085162.4
1913100192.4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20127月,欧盟成员国内一些光伏企业向欧盟委员会提出,对从中国出只到欧盟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由于欧盟市场占到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量的70%,这一事件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冲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维护国家利益亲赴欧盟进行游说,建议取消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并一再强调贸易保护主义没有赢家。

——潘超伟《逆全球化现象的致因与中国对策研究》

材料三



全球化学者与大象

——(美)曼弗雷德·B·斯蒂格《全球化面面观》


(1)材料一对研究经济全球化发展有何作用?并说明1870—1913年间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经济全球化存在哪些问题。
(3)把材料二作为研究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史料,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4)材料三提醒我们研究经济全球化应当坚持怎样的原则?运用该原则谈谈你对全球化的看法。
2022-05-05更新 | 19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背后的关键动力。远距离贸易在塑造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至少在过去的500多年里,它是一种整合的力量。新出现的术语“自由贸易”,其含义是国家不再对跨越边界的贸易设置限制条件。自由贸易问题带来了一场争论,即自由贸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二战之后,工业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领袖们,在这一问题上表现了果断的立场。美国的政治家们和商业领袖想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西方,尤其是美国在衰落,而之前所有的全球经济治理规则是在美国主导下确立起来的。美国的衰落就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虽然不一定是要“去美国化”,但至少要淡化美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兴国家的崛起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提出了需求。当然,全世界都十分明白,美国主导权的衰落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主导权的易手,事实上,任何单一的国家都无法取代美国的地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只能在多层次的主体间开展多层次的博弈。

——摘编自《关于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战后期及战后美国积极筹建“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 的典型事例。以美国为视角,简析这一“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当今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原因。
4 . 以主题为引领的情境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习情境:构建单元知识体系


材料二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时跨国公司已能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并在全球进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后者为全球化提供了体制的保障。

——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1)根据学习情境,在C处填写一项史实,并结合单元主题说明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三十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自古以来,中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存在着各种联系,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中国一端之缦(一种丝织品),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是以骡驴馲驼,衔尾入塞,驒騱騵马,尽为我畜,鼲貂狐貉,采旃文罽,充于内府,而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

——引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材料二   从(19世纪)60年代中叶到80年代之初,中国沿海和长江中游以下的航运被英国太古、怡和及美国旗昌等洋行控制。道光年间中国原有沙船三千余号,到70年代之初,只刚下了四百号。外国银行开始操纵中国的金融市场,汇丰银行迅速成为英国资本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的中心机构。外国纺织品的进口数量也逐渐增加,由洋行通过买办网送到内地各处。在60年代,如东北的皮革,山东的帽缏,都已经被外国商人的收购组织向小生产者压价掠夺。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引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从“中国一端之缦”的角度,简析西汉对外交往发达的原因与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60到80年代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变动,并据此用一句话指出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的趋势。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对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思想界产生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请结合唐朝与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从文化、经济政策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②写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而积极推动建设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指出中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身份的变化及具体表现。
6 . 2022年2月以来,俄乌冲突持续发酵,国际安全形势日益复杂。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俄乌冲突以来,美西方对俄罗斯金融制裁不断加码,先后祭出冻结俄央行海外资产、将俄主要银行赐出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限制对俄罗斯金融机构及其他行业龙头企业的融资、禁止俄政府通过美国银行账户偿还美元债务等金融大杀器,旨在动摇俄罗斯金融基础设施,打击俄罗斯金融系统,切断其使用美元渠道,削弱俄海外筹资和自救能力,这场金融战争不仅给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秩序的稳定性、可靠性蒙上阴影,更让世界对储备资产这类无风险资产产生质疑,继而颠覆对当前全球支付和储备体系的认知,去美元化力量将加速二战后牙买加体系以及国际金融格局的深刻重大调整与重构。

——摘编自张莱杨《从地绿之争到币缘之争,俄乌冲突加速全球金融秩序变革》

材料二:今年我国粮食安全虽然面临乌克兰冲突、极端天气、中美贸易战的三重冲击,但不会动摇我国粮食安全吃饱没问题的基本格局。我国2021年人均粮食占有量为483公斤,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人均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21%。我国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能够保障6.8亿吨的粮食产量。乌克兰、俄罗斯出口的小麦、玉米分别占全球出口量的28%16%,我国小麦自给,只从俄乌进口少量玉米,可以寻找新的玉米出口国。受去年秋天极端天气影响,全国小麦近1/3晚播,冬前麦苗长势较弱,但在春季可通过壮苗技术弥补一定损失,若小麦生长后期天气正常,仍有可能保持常年产量,最多减产3%左右。中美贸易中,美国的贸易逆差还在增加,美国希望中国多进口粮食和能源,因此中美贸易战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影响也不大。

——摘编自王宏广《俄乌冲突对我粮食安全有何影响》

材料三:本议定书缔约各国,

考虑到 A 年七月二十八日订于日内瓦的 B 仅适用于由于一九五一年一月一目以前发生的事情而变成难民的人,

考虑到自通过 B 以来,发生了新的难民情况,因此,有关的难民可能不属于 B 的范围,考虑到 B     定义范围内的一切难民应享有同等的地位而不论一九五一年一月一日这个期限,是合乎愿望的,

兹议定如下:……

——节选自联合国《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国际金融格局“美元化”的影响。结合现代国际金融的相关情况,简要说明为什么美国的各种“金融大杀器”可以打击到俄国?为提升亚洲经济体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中国发起成立了什么机构?
(2)“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某一朝代例举中国古代政府为预防荒年采取的措施。根据材料二,归纳作者认为今年中国“吃饱没问题”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上下文,将A、B两处的内容填写完整(B只需要写一遍)。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今世界国际社会救助难民的努力仍没有改变全球难民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
7 . 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但是相应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5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萨默斯认为:“将来,当历史学家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们视为突出的事件也许不是两个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束。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也许是更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

——摘自何方《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在过去的一年……极个别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固守国家本位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国际责任观念和人类命运情怀淡薄;国际发展不平衡不公平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其内部的贫富差距加大;……非法移民风潮和恐怖袭击频发,导致移民或难民接纳国民众将矛头和不满指向全球化;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陷入治理危机,传统全球治理体系陷入制度性困境,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观能动性下降。

——摘自张君荣《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这场运动”反映出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成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的起点,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解读这一起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中的“趋势”和材料二中的“新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此关系,从发展中国家角度思考,你认为该如何应对?
2022-01-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贸易预警》报告显示,2008年11月至2016年10月,二十国集团成员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总计达到创纪录的5560项,最近一年来新增贸易保护主义措施401项。如果加上发展中国家同期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相关数据无疑将更加令人紧张。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解读,合理的是
A.美国霸权地位衰落B.全球化发展日益不平衡
C.全球贸易增长缓慢D.国际贸易加剧南北矛盾
9 . 当今世界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间的联系和依赖空前增强,这种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波音公司的777型客机由13.25万个主要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545家供应商生产。其中,8家日本供应商制造飞机机身、机门和机翼,1家新加坡供应商制造机头起落架的舱门,3家意大利供应商制造机翼阻力板。

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19701992
32个发展中国家108美元279美元
2个发达国家3129美元22185美元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这种趋势下存在什么问题?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这种趋势的挑战?
2022-05-17更新 | 114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2013年1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冷战结束,两大阵营对立局面不复存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平行市场随之不复存在,各国相互依存大幅加强,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演化。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世界局势得到缓和,各国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获得竞争优势。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摘编自王香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层逻辑》等

材料二   在疫情影响下,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战略性产业,美日欧等西方主要经济体加快以维护“经济安全”为名升级投资贸易保护政策。除加码贸易战外,美国将实施更具保护主义的投资政策……并利用金融和科技优势对一些国家进行打压遏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新兴经济体抓住经济全球化历史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不断缩小,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发达经济体普遍受疫情影响陷入深度衰退,疫情后的经济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至衰退前的增长水平,而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仍然看好,未来赶超发达国家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同时,随着中美两国战略竞争加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日韩自贸区谈判面临的潜在挑战不容低估。

——摘编自张晓兰《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对经济全球化的深远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疫情全球蔓延对全球经贸格局的影响。
2022-05-15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湖南专版)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