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1 . 下图标识中,用毛笔绘出的红色华表,代表阿拉伯数字“1”又代表汉字“十”。该标识寓意(       

A.中国融入多边贸易体制的不凡历程B.中华文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C.世贸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容性D.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12-05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卷(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武汉三镇(汉口、汉阳与武昌)得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其中汉口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1862年汉口设立海关。1867年对外贸易额仅3500万海关两,1902年达10.32亿海关两。1889年,张之洞在汉阳兴建“汉阳铁厂”,1893年在武昌创办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1898年又创办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1906年,浙江商人宋炜臣等人筹办了“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供水人口约10万。

——摘编自刁莉《九省通衢的近代汉口》等

材料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部分)成就数据表   

类别 20012020
货物出口占全球份额4.3%14.7%
制造业增加值3.5万亿元26.6万亿元
服务出口额3243亿元1.9万亿元
对外直接投资额570亿元1.1万亿元

——摘编自薛荣久《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回顾与展望》等

材料三   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

——摘自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武汉三镇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20世纪以来典型史实对“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进行论述。(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结构完整)。
2023-04-0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启动摸底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WTO(即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联合国”,它所制定的规则已成为当今重要的国际经贸惯例,如果被排斥在WTO之外,就难以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国际间产品和服务交流。据此可知,中国加入WTO
A.利于减少国际贸易歧视B.完善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C.加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D.利于缓解国际贸易中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不断扩大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市场准入,不断降低进口产品关税税率,取消不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全面放开对外贸易经营权,大幅降低外资准入门槛。这些措施反映出中国
A.加强宏观调控经济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D.逐步确立市场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01年时,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20万标箱;20年后,这里的集装箱吞吐量翻了20多倍,上升至全球第三,货物吞吐量更是连续12年保持全球第一。20年间,宁波舟山港已经跃升为世界一流强港。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
①在宁波设立经济特区   ②实施“走出去”战略
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中国的参加,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不能体现多边贸易体制的普遍性和公正性。这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是世界贸易组织本身的需要B.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
C.使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D.与世界实现了共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