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具有特色的则是早期启蒙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明清实学思潮的主流和灵魂。民本思想是儒学的优良传统之一,孔子讲“爱人”,孟子讲“民贵君轻”,强调“制民之产”,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利。早期启蒙学者在阐发启蒙思想时,面临着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要批判理学的禁欲主义,争取人的生存权利,另一方面还要冲破“民本”思想所固有的封建等级制度的藩篱,实现从民本向人本思想的转化。以黄宗羲、唐甄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对君权进行抨击,以王源为代表的思想家对封建土地所有制进行批判,何心隐在《师说》中说:“天地于易,易天而不革天,易地而不革地,师也,至善也”。事实上,明末至清代学术界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学术思想和治学方法不仅脱离了理学的藩篱,也开始挣脱汉代经学的羁绊,向近代科学迈进。

——摘编自丁冠之《论明清实学的早期启蒙思想》

材料二   中世纪的西方社会是一个由神和经院哲学统治的黑暗时代。人文主义先驱者用它们手中的笔做武器,对教会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揭露教会的黑暗。“整个中世纪,诗人们都在有意识地避开自己,而他(但丁)是第一个探索自己灵魂的人”。法国的拉伯雷斥责宗教教条和教会泯灭人性、窒息科学、阻碍人类进步。在揭露教会“来世说”和“灵魂不朽说”的同时,人文主义者呼吁人们大胆追求世俗幸福。人文主义者对神学给人的迷惑和封建等级制度对人性的扭曲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举起了人性解放的大旗。宗教的蒙昧主义使文化凋零、科学停止,人文主义者反对人们对宗教的盲目追崇和顶礼膜拜。达·芬奇号召人们在科学上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有所发明的人,沟通自然与人类的人”。

——摘编自杨树虹《西方“人文主义”现实价值的辩证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并概括明清启蒙思想对传统思想的改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人文主义先驱者们思想中的共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与明清进步思想对各自社会产生不同效果的根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攀登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人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塔哥拉
B.梭伦
C.苏格拉底
D.彼特拉克
2017-12-20更新 | 149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2-2013学年安徽省定远二中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497年在市政厅广场的中心树立起一个金字塔形的“火葬台”。上面一层是拉丁文和意大利诗人的著作,其中有薄伽丘的作品;其次是妇女的装饰品和化妆品、香料、镜子、面纱和假发。这些物品被焚烧的主要原因是
A.导致社会奢侈成风
B.违背传统宗教观念
C.威胁封建君主统治
D.倡导民主自由思想
2017-11-08更新 | 170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