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 道试题
1 . 有同学把欧洲的17~18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放在一起寻找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你认为他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应该包括
①政治清明的表现
②阶级结构变化
③新旧思想观念冲突
④制度创新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第一个“权威”是指
A.上帝
B.马丁·路德
C.罗马教皇
D.贵族
2018-12-13更新 | 8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3 . 美国妇女史家和女性主义者琼·凯莉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所有进步——她的原始资本主义经济、国家和人文主义文化一起把妇女塑造成一种美丽的摆设:端庄、贞洁、对丈夫和君主双重依赖。”作者强调文艺复兴
A.并未改变妇女的从属地位
B.强化了妇女的独立精神
C.对妇女内心世界进行关怀
D.凸显了妇女的理想信念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有着深厚人文哲学造诣的学者苏格拉底,在被雅典司法机构宣判死罪后本可逃走,但他认为逃走是不正义的行为,对他做出不正义的审判是出于无知。据此判断苏格拉底的观点是
A.美德即知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识你自己
D.追求现世幸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启蒙运动的参与者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批判专制统治
B.倡导人性解放
C.捍卫人道精神
D.呼吁宗教宽容
6 . 著名思想家但丁(1265—1321)强烈主张通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其他思想家还系统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并主张俗权至高无上。这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对民主的追求
B.宗教改革家强调“教权高于王权”
C.世俗统治者对权力的渴望
D.人文主义者要求建立主权民族国家
2018-10-09更新 | 28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检测历史试题
7 . 亚里士多德曾经评论道:“当演说者的话令人信服的时候,他是凭他的性格来说服人,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一般都更相信好人,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对于那些不精确的、可疑的演说,也完全相信。”这表明当时雅典
A.公民缺乏足够的政治理性
B.注重发挥精英的主导作用
C.关注全体居民的参政热情
D.公民内部的政治分工模糊
8 . 天主教认为教会的神职人员掌管“天堂之门”的钥匙,只有通过他们,信徒才能赦罪。对此,马丁·路德疾呼
A.信仰即可得救
B.加强宗教仪式
C.废除神学信仰
D.教士应拥有世俗权力
2018-06-13更新 | 310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时,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这体现在文艺复兴
A.彻底摧毁了蒙昧和宗教势力
B.完成了西方社会的思想改造
C.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D.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