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6世纪初,德意志有一句谚语说:“德意志是教皇的奶牛。”下面漫画形象地说明了
A.罗马教皇对德意志搜刮掠夺
B.罗马教皇对德意志的重视
C.德意志的畜牧业发达
D.德意志与教皇的关系密切
3 . 下面两幅油画都是与天主教相关的《圣母图》,由此可知,两幅作品都
A.宣扬了天主教的权威B.突显了圣母的神圣威严
C.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情怀D.表达了对物质的追求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这个术语是有争议的。15世纪的知识分子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不同于中世纪的新时代(见下图),这一认识在19世纪时得到广泛认可。


——整理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阅读材料,围绕“文艺复兴”这一术语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15世纪意大利的建筑图样:左图是建筑物前视图,右图是室内地板样式。这反映出当时的建筑设计
A.以实用功能为主B.宗教色彩依然浓厚
C.体现出男性权威D.受到人文主义影响
2020-09-0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你认为导致由图1向图2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矛盾的消除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文主义的推动
C.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影响和促进
D.宗教神学思想的影响被驱除出社会领域
2020-03-08更新 | 716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以来,对理性主义的不断弘扬与反思,促进人类社会走向和谐进步。阅读材料: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必须要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谬误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因此,要在理性的引导下,要用理性来批判专制王权、封建特权和宗教神权,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

——李宏图《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二   启蒙主义思想的理论对粉碎政治暴政的枷锁和削弱那些丧尽天良的教士特权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也在日益增长。当这种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扩展到整个欧洲,带来了双重影响。同时又是道德的堕落与文明的丧失。

——摘编自刘玲《高中历史启蒙运动一课的教学探究》

材料三   在这种情况下,18世纪文明所开出的许多花朵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在下层社会中的被文明和理性所压抑的宗教情绪,那种个人的自由和情感在法国大革命后释放出来,并演变为19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

——陈锐《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材料四   如果没有爱的情感的基础,理性就不可能真正培养人。在社会生活中,情感与善良则引导我们去服务于公共利益,而理性则可能激励自私之心。卢梭对意志与情感的张扬,并不意味着否定理性。他信赖活泼而充盈的理性,反对的是那种把理性置于人性之上并反过来压制人性的观念。

——刘莘《卢梭与启蒙理性批判》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伏尔泰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指哪一思想解放运动?概括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双重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追求的价值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此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艺术代表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如何处理理性与情感的关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上的一些服饰可视为一定时期的文化符号,不同的服饰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中世纪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服饰图:


根据材料中有关服饰的信息拟出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简要分析。(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分析须史论结合)
2019-04-26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云南省楚雄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测历史试卷
9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片为同一时期的美术作品

图1 拉斐尔的圣母像                         图2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材料二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祈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在(宗教改革)不长的时间后,1581年7月,新教缔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荷兰共和国,紧跟其后的英国清教徒(基督新教中加尔文主义者)在1649年将查理一世推上了断头台,成立了共和国,1688年经过光荣革命,迎来了新教国王,实行了“君主立宪”的宪政体系。……1620年为反抗宗教压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建立了自己的家园。1776年,缔造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

意大利从文艺复兴开始一直四分五裂,在1870年才成为一个统一的王国。1946年才成立民主共和国。法国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却出现了一个混乱不堪、草菅人命、革命恐怖和专政暴力为特征、令文明世界非常尴尬的法国大革命。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出现了革命专制、君主立宪、恐怖统治、自由共和等多种政体,最后以拿破仑的军事独裁、帝制告终。1848年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共和国,1870年才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第三共和国。

——曼德《中国需要的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精神》


(1)概括材料一中两幅作品的共同特点。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3)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4)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导致下列图1向图2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宗教神学被驱除出社会领域
C.基督教内部的腐败
D.罗马教会与欧洲世俗王权的矛盾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