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里仁》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孟子·公孙丑上》

材料二   

人物观点
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摘编自人民高中历史《必修》第三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孟子的主要观点及他们所属的思想派别。
(2)材料二中人物的主张体现了什么精神?
(3)指出上述思想家的共同关注点。
2 . 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中,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在继承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果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向未知的物质世界进军的话,那么文艺复兴则是人类向未知的精神世界的进军,是在精神世界中进行的探索。这个探索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及自然科学领域内创造了丰硕的成果。

——尹虹《略谈欧洲复兴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恩典是要通过人的信仰来加以实现。路德的新的恩典说在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否定了人们对教廷、教皇、仪式和神职人员的崇拜。马丁·路德号召基督徒要尽量服从世俗政府的命令,以此作为基督徒是否过上正当生活的条件。

——摘编自朱孝远《德国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贡献》

材料三 启蒙哲学家要启迪民众心智,使之具备自主认识世界的能力,所以他们对人的认知能力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人的这种自主认知世界的能力,他们称之为“理性”。

——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人类探索精神世界采用的基本形式。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推动欧洲思想解放的根本原因。
2019-07-2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物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来约束权力。

——摘编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为了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一一这种现象在至今所有的国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巴黎)公社采取了两个可靠的办法。第一,它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选出的人担任,而且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第二,它对所有公职人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这样,即使公社没有另外给代表机构的代表签发限权委托书,也能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了。

——[德]思格斯《(法兰西内战)导言)》(1891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德斯鸠提出的防止滥用权力的主张。其主张有何重大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巴黎公社是如何约束权力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
2019-12-2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19-2020年高二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题5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频中的城邦制度。

苏格拉底还认为:“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

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不断成长,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人们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的虚伪。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③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自由,是因为一切个人的依附都要削弱国家共同体中同样大的一部分力量;平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哪些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4)假如用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这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
5 . 明末清初的中国和欧洲几乎同时出现了一些思想家,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和归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黄宗羲(1610—1695年)抗清斗争失败后,他归隐家乡。他的第一部著作《明夷得访录》乃是对明末专制政体的全面批判,他在政治观念上崇尚自由,他认为君主及其臣子应服务于民,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戟的思想直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才重放光芒。

——摘编自[法]谢耐和(中国社会史》等

材料二伏尔泰(1694—1778年),在英国流亡期间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在他的作品中,宣扬个人自由。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请回答:
(1)黄宗羲和伏尔泰是同时代的人物,他们都经历过哪个世纪?根据两则材料概括两人思想的共同点。
(2)根据两则材料,指出两人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其不同的经济或政治根源。
6 . 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J斩”近代科学的传入,……为思想界注入崭新的时代气息。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反映手工业、商品经济发展,代表新兴市民阶级利益,重科学、讲实际,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在意识形态领域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自由的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

——摘编自晃福林《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罗素给启蒙运动下了一个很简洁但也很中肯的定义。“启蒙运动本质上是对有独立见解的知识活动的价值重估,其目的完全是为了在以往一直黑暗的地方散布九明。”

——摘自张志伟《西方哲学智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任举一位启蒙思想家并概括其思想主张。

材料三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许多人,都对封建文化旧思想进行过抨击和批判。他们在反对旧学、提倡新学,批判“中学”、提倡“西学”的同时,以新的思想内容,新的形式风格,在许多思想和文化学术领域有所创新,有所建树。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一1919》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7 . 人文之光照亮了18世纪的欧美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德斯鸠写《论法的精神》,想为一切人提供一些新的理由去爱他的责任、祖国、法律。伏尔泰相信理性终将赢得胜利,他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挣扎于错谬中、生活在暴政下过不幸的日子。狄德罗因出版《百科全书》屡遭迫害,当有人劝他出走时,他拒绝说:“这是迫害我们的恶棍所希望的;必须工作,必须有用,必须对人类有用。”

——摘编自王养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二 在会议过程中,不同统治集团之间矛盾重重,特别是在大州统治集团与小州统治集团之间,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北部州和主要代表种植园奴隶主利益的南部州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斗争。1787年9月17日,通过理性的妥协,39名代表签字通过了这部宪法。

——摘编自沈宗灵《美国政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述启蒙思想家人文情怀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解释上述情怀与时代背景的联系。
(2)简述材料二中不同统治集团之间的“理性妥协”在美国宪法中的表现,并指出上述妥协所体现的宪法原则。
8 . 《红楼梦》和《十日谈》都是文学名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给贾府安排了“运终数尽,不可挽回”的破落下场,并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冷子兴说,贾府已经“不比先时的光景……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面对如此光景,管家婆王熙凤想“趁早儿料理省俭之计”,二等管家林之孝向贾琏建议减少奴仆,连林黛玉也对贾宝玉说“咱们也太费了……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材料二   一阵阵的无情狂风,刮得我天昏地黑,刮得我站不住脚跟——那尖刻的毒牙把我咬得遍体鳞伤……我将不辞艰苦,不管那暴风刮得多猛,也要背转身来、继续我开始了的工作。

——摘编自《十日谈》第四天故事


(1)根据材料一回答《红楼梦》体现了清代小说的哪一重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雪芹写《红楼梦》的真实意图。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无情狂风”“尖刻的毒牙”指什么?“也要背转身来、继续我开始了的工作”体现了作者的何种思想?扼要指出《红楼梦》与《十日谈》两部作品的相同点。
2018-12-08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省级联考】2019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9 . 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启蒙运运动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强大,握有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垂死的封建专制制度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同时,自然科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思想提供了锐利的武器,因为启蒙思想家在许多方面是从新兴的自然科学中寻找理论根据和思想方法的。

一一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伏尔泰赞成“开明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号召推翻专制王权。在伏尔泰看来,启蒙的旗帜是理性,而卢梭对理性提出质疑,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主张尊重人的天性,宣扬感情至上,走向了浪漫主义。

——摘编自(法)亨利•古耶《卢梭与伏尔泰:两面镜子里的肖像》

材料三 康德在他的《什么是启蒙》(1787年)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这时候,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变为行动,改良变为革命:社会结构开始改革,阶级关系、政治权力和政府组织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一摘编自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及性质。
(2)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和卢梭主要观点的异同。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10 . 人文精神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摘自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对那个时代面临的思想任务和社会要求进行反思,他们所提出的那些社会原则,如思想和信仰(宗教)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经济上的自由和不受(封建)国家干预、人民与统治者的相互制约,等等,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思想观念。

——摘编自何平、曾祥裕《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请回答:
(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精神的新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并列举该时期的代表人物两例。
(2)据材料二,概括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主要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人文精神的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