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7 道试题
1 . 《奶酪与蛆虫》的主人公是16世纪意大利小城镇上的一位磨坊主。他否认上帝创世说,否定教会权威,鼓动反对教会压迫,最终受到宗教审判并处以火刑。而达尔文在19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2022-04-27更新 | 384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十二 世界近代以来思想演变-2022年高考考前最后一课-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5世纪,一名意大利人从希腊带回了238本珍贵书稿,受到了像凯旋的将军一样的欢迎,王子和教士们争相出价分享这些“战利品”:君士坦丁堡陷落后,数以千计被抢救出来的珍贵书册大部分被意大利人收藏。这反映出,当时意大利的文化阶层
A.担当起国际文化交流重任B.热衷于保护原始宗教典籍
C.为弘扬古典文化做出贡献D.成为本国文艺复兴的主力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维多利诺、伊拉斯谟、蒙田等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提倡者,他们认为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要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人的智慧,并提出了发展儿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要求。维多利诺创办了“快乐之家”,他认为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一定要重视环境的陶冶作用:学生只有在优美的环境和愉悦的气氛中学习,身心才能和谐发展。伊拉斯谟反对宗教的“原罪说”,认为儿童不是生而为一个完整的人,必须经过教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是理性使其成为人。蒙田要求在对儿童施行教育时,首先应该重视体育,此外,他还强调儿童要在父母的关爱下愉快、自由的成长。

材料二   卢梭在《爱弥儿》中集中阐述了自己的儿童教育思想: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尊重儿童的天性,启发诱导儿童的发展;学习实用知识;培养儿童的兴趣;重视劳动,强调手脑并用;锻炼身体,训练感官。卢梭的幼儿教育思想是新旧教育理念的分水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把教育推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充分提高了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其儿童本位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重视儿童的教育。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潘祺蓉、陶志琼《西方和谐儿童教育观的历史嬗变及其现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教育家儿童教育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卢梭儿童教育思想的意义。
2022-04-22更新 | 174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0 比较、异同类-【大题小卷】冲刺2022年高考历史大题限时集训 (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15世纪中期开始,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热衷于建造豪华的私人宫邸、别墅和花园。与此同时,他们对各种奢侈品——艺术品、书籍和来自东方的商品产生浓厚的消费热情。这一变化
A.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B.反映了拜金主义已占据主流
C.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D.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社会生活
5 . 宗教改革中,路德和加尔文对天主教会否认人体价值的传统态度提出了尖锐的挑战,提出人体的存在乃是上帝赐予的基本财富的观点,认为只有身体健全才能保障精神健全,从而更好地信仰上帝、服务上帝。二人的观点
A.表明新教放弃了基督教基本教义B.利于欧洲体育人文价值观形成
C.强调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D.指出人的自然本性与信仰对立
2022-04-16更新 | 290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4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6 . “有一种强大的光在全世界散播开来,特别是在英国和荷兰这两个自由国度……文学与知识必将空前地大步前进”;他们大多持世界主义的观念,他们谈论的只是全人类;他们都怀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大多把英国视为理想政府的典范。上述思想和现象产生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
C.新航路开辟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2022-04-15更新 | 375次组卷 | 13卷引用:专题16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质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对命运的追寻、对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多角度追求。这表明古希腊
A.创造了辉煌的文化B.哲学发展有永恒性
C.具深厚的人文意蕴D.自然哲学不断发展
2022-04-12更新 | 1252次组卷 | 15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6 古代世界-【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8 . 15-16世纪,欧洲北方涌现出大量表现荒野图像的宗教题材画。早期艺术家笔下的荒野是个恐怖的地方,人们处于自然力的肆虐下期待上帝的垂怜。16世纪初期,一批批尼德兰、德意志地区的画家涌入意大利学习其艺术精华,人们终以自主的姿态走入荒野之中,与自然和上帝分庭抗礼。这反映了
A.人类主体意识的增强B.意大利新风格与中世纪文化传统相结合
C.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D.浪漫主义绘画风格在欧洲北部逐渐流行
2022-04-08更新 | 411次组卷 | 7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7 近代世界-【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指出“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这一论述(       
A.推动了宗教改革B.体现了理性主义C.引发了科技革命D.抨击了禁欲主义
2022-04-07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4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意大利著名建筑师阿尔伯蒂(1404—1472)曾说过“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该言论(       
A.促使人们开始关注现实生活B.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C.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D.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