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有学者认为,在古希腊,制度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制度隶属于人而不是人束属于制度,唯有如此,人才是真正的人,井且人要尽可能用“精细的感官”“敏捷的才智”“豪迈活跃的心灵”来创造美、欣赏美以点缀其人生。其意在说明古希腊
A.城邦法律规范体系完备B.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受推崇
C.直接民主存在重大缺陷D.灵魂自我救观念广泛传播
2021-05-04更新 | 2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历史模拟好题精选(第1期)-专题17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5—16世纪的教育家普遍认为:人的潜能与创造力是潜藏于人的身上的,需要外部力量加以唤醒,而教育是让人从自然的状态中脱离出来的过程。这些认识表明,教育
A.脱胎于文艺复兴运动B.推动了启蒙思想传播
C.成为人性探索的途径D.已摆脱了宗教的束缚
3 . 据《君士坦丁惠赐书》记载,4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统治权赐赠给了教皇。学者瓦拉(1406—1457)对此产生怀疑,仔细考证《君士坦丁惠赐书》后,以圣经和历史文献为依据,证明此“神圣文本”是教会伪造的。瓦拉的研究
A.反映了新教教义的政治影响B.否定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C.冲击了君权神授的专制观念D.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主体意义
2021-04-29更新 | 870次组卷 | 19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后半期,世界注意力的焦点由那些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破坏的国家的重建,转到了设法结束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人所忍受的贫穷、愚昧和不公正,至今已近五十年了。

可是,当我们走进新世纪的时候,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跨越到第一世界,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依然远远落后。当人们看出,解决不发达问题之难超出了发展问题专家们当初的料想时,有两种解释开始在穷国的大学和政界以及富国的大学里占主导地位,这就是殖民主义论和依附论。在他们看来,帝国主义在国民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它们的不发达状态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解释。有些国家,如拉丁美洲的国家,已独立一百来年而仍被称作第三世界”。在他们看来,帝国主义表现形式是造成它们对列强的依附”,这种依附”论认为周边”的穷国受到中心”的资本主义富国的欺压。无论是殖民主义论还是依附论,今天都没有多少人相信了。现在一些学者、政治家正在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上的价值观和态度在促进或阻碍进步方面所起的作用,文化研究有了复兴。有人提出了一个以文化为中心的发展范式,或人类进步的范式。

——摘编自(美)塞谬尔·亨廷顿等《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


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4-28更新 | 11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历史01
5 . 下表描述了欧洲活字印刷术使用与进步的进程,这一进程
时间欧洲活字印刷术的使用与进步
1450年德意志的美因兹人约翰·古腾堡开始用活字版印刷书籍
1465年德意志人瑞因海姆和帕纳兹在意大利创办一家活字版印刷厂
1470年三个德意志人在法国的索尔本建成一个活字版印刷厂
1477年活字版印刷术传到伦敦
1499年活字版印刷术传到马德里

A.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发展B.扩大了宗教改革的影响
C.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D.引发了科学革命的兴起
2021-04-27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以对儿童的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立足人伦关系,强调“五伦”。蒙学教材《幼学故事琼林》《重订三字经》《重订增广贤文》《千字文》等均明确了君臣、父子、兄弟等“五伦”关系,指出“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的要求。古代蒙学教育还把“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对“孝悌”思想的倡导和颂扬始终贯穿于各类蒙学文献中,如《三字经》中就有“首孝悌”的内容,《小学诗礼》中也设有“事亲、事长”的章节,宋代《神童诗》中还编入了“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经典名句,明代启蒙读物《龙文鞭影》中则通过典故塑造一个人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精神。

——摘编自吴彦霞 《试论中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中世纪结束后,随着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英国幼儿教育思想逐渐萌芽,出现了幼儿园、保育学校、托儿所、家庭游乐场等教育机构。18世纪,英国一些教育家针对当时学儿童生活学习的现状,陆续创办了不同的学校及慈善机构,与此同时,欧文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学校引起了其他人士的积极响应,在英国掀起了一股创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热潮。但直到19世纪末期,麦克米伦姐妹创办的保育学校才促进了英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并拨款资助,19世纪以前,英国幼儿教育基本上是以教会团体和慈善人士创办的济贫性慈善学校为主。1819世纪的英国统治阶级仍然认为教育是上层阶级的特权,英国也逐渐形成了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学校双轨制幼儿教育机制。

——摘编自周晓慧《英国近代幼儿教育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特点及其体现的教育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幼童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英幼童教育的当代启示。
2021-04-26更新 | 374次组卷 | 6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人教版)-专项05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构建【过关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安提戈涅的哥哥因背叛城邦,在死后被国王下令禁止安葬。而安提戈涅毅然以遵循“天条”为由,埋葬了哥哥。最终,她因违背国王禁令被处死,而一意孤行的国王也遭致妻离子散的命运。该剧上演后受到了民众的欢迎。作品折射出告希腊
A.自然法精神深植人心B.城邦利益高于一切
C.世俗权力受到了挑战D.崇尚理性成为共识
2021-04-24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某位启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对当前时代的批判;第二阶段,对历史哲学的反思:第三阶段,对社会集体的基本原则的一个界定;第四阶段,对理性局限的揭示。结合所学,这位思想家
①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   ②是自然神论的推崇者
③认为人类天性本善   ④被称为人民主权的捍卫者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
2021-04-22更新 | 246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9 . 博洛尼亚大学被誉为“现代大学的源头”。哥白尼在校期间学习了天文观测技术和古希腊天文学理论,提出了“日心说”。“无线电之父”马可尼在校期间成功用电磁波进行约2公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实验。这反映了
A.古希腊天文理论的成果丰硕B.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大学发展
C.大学教育推动近代科技发展D.大学教育摆脱了天主教会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黑死病带来的无所不在的死亡面前,身份、等级与门第失去了意义。面对死亡,人们把目光从对天国的期待转向尘世的享乐……把神学的清规戒律抛诸脑后,饮酒放歌,寻欢作乐,不舍昼夜。”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A.灾难下社会秩序的混乱B.面对死亡时的精神颓废
C.神学束缚下的人性觉醒D.人文意识下的民主要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