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历史评价、历史阐释和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 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材料二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商鞅认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1)指出材料一中对理学进行评价的原则;按照这一原则,评价材料二中的两个观点。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他们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政府文件(《独立宣言》)的形式肯定了启蒙思想的正当性,而《联邦宪法》则为《独立宣言》所宣布的政治民主原则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2)结合所学,对上述观点进行阐释。
材料四 观点:甲午中日战争是两个从事现代化历一代人之久的国家间的一场重大较量,而双方现代化的程度决定着战争的结果。

(3)表2是某学者为说明前述观点搜集的一个方面的材料。你认为还应补充哪些方面的材料?请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2016-05-31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北京市西城区高三二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