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1 道试题
1 . 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认为智者的使命:为保障公共利益而对公民进行有关政治美德方面的教育和训练,把正义和美好的东西介绍给正直的人民,进而建立良好的城邦秩序。他强调良好的城邦秩序的关键是(     
A.严谨规范的公共事务决策程序B.具有政治美德的公民群体
C.良好的道德风尚D.发达的城邦政治
2 . 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     
A.反映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B.深受古希腊罗马人文主义影响
C.改变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D.导致基督教世界的又一次分裂
3 . 威廉·多伊尔在《法国大革命》中说:“自然本身依据永恒不变的法则而非心血来潮的神意来运转,人类事务也应该尽可能地依据确定而规范的原则来指引,这种原则根植于理性之中,而在理性中,任意专断被削减到最小。任何其他形式,只要是一个人独自行使统治权,都是专制主义。”作者意在强调
A.服从自然法则B.构建理性王国C.强调法律至上D.反对君权神授
4 . 马克思认为: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以下启蒙思想家们关于“新制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孟德斯鸠提出社会契约论B.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
C.卢梭反对激进的暴力革命D.康德主张直接民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
A.标志着自然法的兴起B.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C.否定教会地位高于国家D.冲破了封建等级的束缚
6 .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欧洲率先冲破“传统束缚”、开启“转变进程”是在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光荣革命
7 . 美国历史学家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提及:“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据此说明文艺复兴的文人
A.完全摆脱了封建神学束缚B.用理性批判宗教神学体系
C.以宗教形式表现人文精神D.继续倡导天主教的价值观
2021-04-21更新 | 59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浙江卷)02
8 . 18世纪初至1789年,在欧洲大地上爆发意义深远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们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反宗教,反封建,追求理性主义,为未来描绘美好的政治蓝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其“政治蓝图”的思想包括
①天赋人权②自由平等③君权神授④权力制衡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9 . 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A.市民阶级兴起B.政治变革加速
C.新教传播广泛D.文化趋于活跃
10 . 有学者指出:“宗教改革本质上是重返信仰纯洁性和普遍理性的一种尝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对文艺复兴导致的感性复兴的否定,但是就将人类的关注从抽象世界转向生活世界这一点而言,它与文艺复兴殊途同归。”这一论断揭示宗教改革
A.淡化了对上帝的虔诚信仰B.否定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
C.继承了西方哲学理性精神D.强调了人在现世生活中的价值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