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一位古代西方思想家经常聚众讲学,强调“与自然相一致的生活,就是道德的生活,自然指导我们走向作为目标的道德。”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流派,被认为是自然法理论的真正奠基者。该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芝诺D.西塞罗
2021-12-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他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认为最理想的是“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雨果曾评价说:“(他)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他是
A.伏尔泰B.卢梭C.孟德斯鸠D.康德
3 . 近100多年,人文主义者和教会都要求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来塑造这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这场争斗的过程生动地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曲折,反映了全欧洲重大的历史事件,它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记录“历史”的建筑。这座教堂重修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A.文艺复兴出现初期“三杰”B.英国发生“光荣革命”
C.宗教改革运动的蓬勃兴起D.进化论思想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它一切德行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他旨在强调
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
C.“美德即知识”D.“人生而平等”
2021-12-09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5 . “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如果还没有引入社会契约以及随着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如果对自由的限制必须来自每一个理性的规则,因此也来自国家的法律,那么那些限制必然也为公共福利和个人福利所求,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材料不能体现的主张是
A.法律是人们自由利和生活的保障
B.社会契约是为了限制理性的人的自由
C.按照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确立君臣关系
D.每一个人必须遵守按照理性规则制定的法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公元前5世纪西方某一思想家提出这样的思考:禀赋好且有前途的青年只有经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做出许多伟大的业绩,否则,如果不学无术的话,他们就会因为没有智慧而愚昧无知地干出一些坏事,从而沦为最不好、最有害的人。该思想家是
A.泰勒斯B.普罗塔戈拉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卢梭强调,社会公约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种克服了私利的全体公民统一的“公意”意味着伦理对自然法的超越。卢梭的这一思想
A.揭示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实质B.体现了理性主义精神的政治取向
C.充分保障了国家公民的自由D.反映了资产阶级巩固政权的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某哲学家说:“奴隶是人,他们的天性和其他人相同,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和高尚等品性,不管他们的社会地位如何。”他是
A.芝诺B.西塞罗C.普罗塔戈拉D.塞内卡
2021-12-0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其中使个人“从神的权威下获得解放”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第一次工业革命D.近代科学的兴起
2021-12-01更新 | 443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选考2018年3月学考十校联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A.路德教反对教皇权威B.路德教主张“因信称义”
C.路德教麻醉了人们的思想D.路德教具有双重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