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如果没有马丁·路德的《圣经》,也许直到19世纪,德国依然因为各种各样完全迥异的方言,都还不能拥有国家的自觉。马丁·路德的德语,抑止了德国人语言上的分裂,促进了德国人的整合。”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A.得到德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支持B.有利于近代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
C.推动了德意志教育事业繁荣发展D.以建立统一民族国家为主要目的
2 . 18世纪中期,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对中国礼仪的最大误解,肇始于吾人以己之风俗度衡彼之风俗:概因吾人将偏颇天性所生之偏见带至四海所至。”此段话侧面反映了当地(     
A.热衷于学习中国礼仪的现象B.用中国文化丰富启蒙思想
C.与中国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D.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022-11-30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最早找到“德意志”的人,他将整个民族的嘴和心用德语这条线连在一起,使德国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之路。上述材料强调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A.确立了王权高于教权的原则
B.推动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
C.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的近代化
D.加强了德意志国家的中央集权
4 . 中国宋代描写孩童形象的绘画,注重表现某一类人物的共性特点,不同时期的孩童性别、衣着、年龄不同,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天真、烂漫、喜悦的感觉是相同的。在西方,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中,3个小孩无论是长相还是给人的感觉都是大不相同的,画家注重对人物个性的描写。由此可见,导致中西绘画上述区别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绘画的颜料与技巧B.写意写实的绘画理念
C.商品经济发达程度D.主流意识形态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5 . 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认为时间是一种天赋的,神圣的财富,时间不再是“走向永恒过渡”。他们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把珍惜时间、善于使用时间为座右铭。据此可知,人文主义者(     
A.追求经济利益B.专业从事人文研究
C.重视现实世界D.摆脱宗教信仰影响
2022-11-27更新 | 4812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德国宗教史学家厄恩斯特·特勒尔奇认为:新教“(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出它是现代世界的实际缔造者”,但它“促进了现代世界的产生”。这一观点是基于新教(     
A.强化了宗教权威B.坚持了基督教基本教义
C.引发了宗教冲突D.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7 . 法国启蒙运动中,拉.布吕耶尔即认为“专制之下无祖国”,霍尔巴赫认为,“如果自由、财产、安全消失了,祖国也不存在了”,“真正的爱国主义只能在人人自由、平等、和睦的社会中找到”。据此可推知(     
A.自由平等思想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B.启蒙运动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专制王权国家演变为近代民族国家D.家国认同促进国家主权意识加强
8 . 《百科全书》在18世纪的数年间连续出版,造成持久不断的叠加效应,社会各个阶层的精英们无不投身其中。人们不仅把它当作“人类知识的总解决”,更视其为最时尚、最有身份感的商品。不仅远在美洲的杰斐逊、富兰克林订购了《百科全书》,就连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也有一套。这表明(     
A.全民教育提高了民众觉悟B.美国运用启蒙思想实现了独立
C.启蒙思想契合了时代潮流D.路易十六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
9 . 米开朗琪罗是意大利的全能型艺术家,其大量作品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了理想色彩。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展现对世界的认识……人物形象刚劲有力,肌肉健壮,散发着雄浑的英雄主义气息。由此可知,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A.是人文主义的重要载体B.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批判教会
C.改变了时人的审美需求D.代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巅峰
10 . 图1、图2、图3分别为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所绘制的人像特写。对其共同特征概括最准确的是(     
A.表达了人文主义诉求B.全部取材于宗教故事
C.注重人体比例科学性D.因印刷术而广泛传播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