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从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前四世纪,是东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熏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东西方不但涌现出了众多的思想大家,而且流派纷呈。回答题
1.儒家追求创建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想,以下言论体现了儒家这一主张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克己复礼”   ④“无为而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下面两幅图选自《蔡志忠漫画》,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法家、道家B.儒家、道家
C.墨家、儒家D.墨家、法家
3.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或法制
4.4.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主要不同是
A.讨论主题不同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5.5.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针对教师提出的“对比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某学习小组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前者以儒家道德压制个人欲求,后者提倡思想自由
②前者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工业经济为基础
③前者服务于官僚政治,后者服务于新兴的资产阶级
④前者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后者遭到封建专制王权的压制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16-11-21更新 | 8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2 . 西方国家的近代化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其思想领域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源远流长而又影响深远。回答题
1.“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哲学家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普罗泰格拉D.亚里士多德
2.2.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子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3.3.以下关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反对禁欲主义,追求自由和幸福   ②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③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④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4.4.“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这种情形发生在
A.古代希腊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
5.5.要了解卢梭的“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我们应该阅读的著作是
A.《人权宣言》B.《论法的精神》C.《社会契约论》D.《纯粹理性批判》
2013-05-08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