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92 道试题
1 . 史学家评论西方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时说:“一方面,它将对腐朽制度的仇恨和对理想社会的渴望完全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它把自然问题同社会问题视为性质上近似的问题。”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精神内核是(       
A.平等B.自由C.法治D.理性
2 . 16世纪,路德提出“两个王国”理论,即“属灵”王国和“属世”王国,两者在相关的权柄领域内各司其职、互不统辖、互不干涉,共同管辖上帝创造的世界。这一理论(     
A.打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B.有利于西欧社会的转型
C.构建了理性王国的蓝图D.直接引发欧洲科学革命
3 . 马丁·路德认为:“要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A.宣扬人应该追求来世幸福B.主张教会高于国家
C.主张建立严格的教会仪式D.强调信仰即可得救
4 . 黑格尔认为:“活跃在希腊民族生活里的第二个元素就是海,地形造成了他们两栖式的生活,他们不像游牧民族那样漂泊无定,也不像江河流域居民那样安土重迁。”据此可知,古希腊民族的生活方式(     
A.促进了自由观念形成B.孕育了人文主义精神
C.推动了民主政治确立D.推动了对外贸易发展
5 . 近代以来人们思想变化剧烈。有人认为,古代希腊罗马是黄金时代,从未被超越;但也有更多的人称,他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每一代人都比先辈过得好,就长远而言,全人类都会走上共同进步。这种进步的观念形成于下列哪一时期(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
2023-04-10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C)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俄国沙皇叶卡捷琳娜、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都是至交,他认为两位君主的明智有利于建立合理性的社会秩序。他们实行开明的专制统治,因其开明,所以能理性地立法;因其专制所以能确保合乎理性的法律的实施。据此可知,伏尔泰(     
A.倡导理性主义原则B.代表了中小资产阶级利益
C.支持封建君主专制D.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7 . 15世纪的意大利诗人瓦拉认为圣徒所褒奖的贞操美德“是一种侵犯人的本性的暴力,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人的痛苦”。这一思想(       
A.追求宗教信仰自由B.关注人的世俗生活
C.认为知识是道德本源D.强调了人性本恶
9 . 《圣经》中规定营利性借贷属于禁止行为。16世纪,英国牧师威廉·哈里森感叹:“经犹太人传入的高利贷活动,现在几乎所有的基督徒熟练掌握。这种生意是如此之普遍,以至于出借钱财而不求回报的人通常视为白痴。” 15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对有息借贷给予一定宽容的法案。这一时期促进英国借贷观念转变的有利因素为(     
A.英荷战争需要资金来源B.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C.宗教改革撼动商业理论D.西印度公司表示了支持
10 . 16世纪的宗教改革粉碎了西方基督教世界的统一。整个西欧不再像中世纪那样属于一群信徒和一个牧师,而是分裂成若干个地方性教会。这些地方性教会的共同特点是,都由世俗当局掌握神职人员的命和教会的财务。这说明宗教改革(     
A.促进民族国家迅猛发展B.推动社会权力的再分配
C.推翻了天主教神权统治D.使欧洲丧失了统一良机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