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他们关心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强调人和人所能取得的成就,认为人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具,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固有的潜能。”“人要认识自己,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真正认识世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B.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C.彻底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D.摆脱了封建专制王权束缚
2 . 牛顿取得的物理学成就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构想未来的理想社会。以上材料说明
A.科学革命对于启蒙运动的推动
B.哥白尼的日心说具有充分合理性
C.宗教改革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D.宗教改革使信徒的信仰更加坚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8世纪90年代初,法国国民议会取消监禁专制授权令,否定了家长或家族可不经审讯就将孩子投进监狱的做法;国民议会还规定,由新建立的家事评议庭专司听审父母和20岁以下子女的争讼,21岁的家庭成员不分男女,不再受父权的管辖控制。上述内容体现了
A.个人意志即个人权利B.个人与国家间的契约关系
C.男女的政治地位平等D.家族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
2021-06-12更新 | 11268次组卷 | 77卷引用:选必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单元培优专练
4 .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作品中,在肯定人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这反映了文艺复兴
A.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B.反对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C.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D.借用宗教形式宣扬新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方有学者认为,“在尘世的时候,我们希望获得尘世的光荣是对的。当我们到达天堂,不再希望和关心尘世的光荣时,人们可以希望享受天上更高的荣耀。因此,我认为,凡人首先关心凡人的事情,这是一个正确的次序”。该学者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徒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城市颂辞是中世纪文学的既有载体,意大利布鲁尼(1370-1444)的《佛罗伦萨颂》受古典作品的启发,在写法上更关注城邦的世俗之美。在他的作品中,“活跃生活优于沉静生活,财富优于贫困,婚姻优于独身,政治行当优于寺院行当”。这反映了布鲁尼
A.抨击封建贵族腐朽生活B.倡导人文精神
C.推崇中世纪的古典作品D.支持宗教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古希腊一位思想家认为:“‘知识’主要指认识人自己的本性。……知识是神赋予人灵魂的本性,灵魂能够实现自己的本性就有知识,即美德。人若愚昧无知,就不能认识美德,就会堕入恶行。”这位思想家
A.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B.主张由具备美德的“哲学王”治理国家
C.通过科学调查创建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D.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2021-04-20更新 | 927次组卷 | 8卷引用:第二单元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高二历史分层训练AB卷(选择性必修3)
8 . 14-16世纪的欧洲人文主义,“不是以惆怅悲凉的心态去把古代当作一去不复返的黄金时代,而是将其当作与当下相似的范本,鼓励当代人用自己的通俗语及其文学去和古代人一比高低”。这说明当时的人文主义者( )
A.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B.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C.主张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D.深入研读古典文化并创造新文化
9 . 观察下图。下列说法符合图中演说者认知的是
A.“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B.“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C.“世界是思维的产物”D.“人是万物的尺度”
10 . 普罗塔哥拉认为,道德并不神秘,正如技艺一样,它是人在从事私人事务和公共事务中的智慧的表现。他反对苏格拉底的先天道德论,主张“德行可教”,并非天性或自发生成。这种理念(   
A.适应了城邦民主政治B.批判了个人主义倾向
C.冲击了封建神学束缚D.标志着西方人的觉醒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