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统计了启蒙运动中普鲁士最重要的杂志《柏林月刊》300名撰稿人的社会身份。由此推断普鲁士
类别人类/比例组成
第一集团80人/27%学者集团,由大学与人文中学的教授及各级教师组成。
第二集团60人/20%官员集团,由政府部分各级官吏组成。
第三集团50人/17%神职人员,由神学家、教士、牧师等组成。
第四集团45人/15%贵族集团,由有爵位的贵族组成。
第五集团60人/20%由来自其他社会职业阶层的人组成,其中包括15名“自由职业作家”,10名军官,7名书商和银行家。

A.国内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B.社会上层是启蒙运动的主体
C.民众深受启蒙运动影响
D.专制主义已经呈现衰落趋势
2 . 个人主义的成长是人性的体现,应该辩证的看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这个民族的每一种激情的趋势都是强烈的,而用来满足这种激情的手段则常常是犯罪的……有强烈的情绪而无法控制是因为他是产生自性格软弱;但是在意大利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由于强有力的性格堕落……这种性格的根本缺陷同时也就是构成它的伟大的一种条件,那就是极端“个人主义”……看到别人利己主义的胜利,驱使他用他自己的手来保卫他自己的权利。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请问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个人主义的伦理观”的核心内涵,并分析“个人充分发展”的意义。
(2)据材料二分析极端“个人主义”对当时社会的危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期间康德为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提出的主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泰勒斯——“万物始于水”;
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 1 ) 根据材料一,指出古希腊学者研究的侧重点有什么变化?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群勇于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分子的运动。……既然艾萨克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自然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那些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知识分子们批判锋芒直指的对象孟德斯鸠“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代表性思想成果是什么?
材料四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4)概括材料四的基本观点有哪些?及其共同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