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传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其产生的根源是
A.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奠定基础
B.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意大利从东方汲取了大量的文化养料
D.意大利聚集了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所用的语言风格不是来自拉丁语,而是来自德意志的街上,“如果有拿不准的地方,就问问家中的主妇、大街小巷的孩子,以及市场中的普通人,看他们会说些什么。”马丁路德的这种行为
A.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认同B.促进了天主教的广泛传播
C.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适应了民族国家发展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启蒙思想泰斗伏尔泰认为,儒教是人类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中国士大夫对神的态度就是“敬天秉公”,而天就是天理、自然;赞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理性的、人道的原则,具有普遍性。这主要说明
A.儒家思想是启蒙思想的来源
B.中国的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C.中西方文明之间相互的借鉴
D.启蒙思想家从中国文化中寻求精神资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天主教的生活观里,只有担任神职才有意义,出家成为修士、专职侍奉上帝才是高尚的职业,其他职业不过是俗世的蝇营狗苟;加尔文则认为,人的每种职业都是为了荣耀上帝,所有职业都像神职一样神圣。他的这一主张
A.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垄断B.强化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
C.扩大教会统治的社会基础D.赋予世俗奋斗宗教使命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到17世纪初的欧洲,是一场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这一运动
A.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B.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D.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等谚语。这反映出
A.社会的动荡与转型B.宗教迷信的破除
C.教会的腐朽与贪婪D.宗教观念的淡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古希腊悲剧中,往往是主人公虽然追求自由和自我价值,但受控于命运而致结果凄惨。民众在观剧中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怜悯之心和对生命的敬畏之心,进而思考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悲剧性命运。这反映了古希腊悲剧
A.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B.强调故事情节的丰富
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促使自我意识的觉醒
2022-05-05更新 | 201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希腊民族是最早探索人类、人的思想和灵魂的民族,他们不但追根溯源,寻求宇宙万物的源头与规律……而且探究社会的正义与公理,诘问人生的目的与价值。”该学者认为古希腊文化
A.缺乏人文主义B.个人主义泛滥
C.忽视现实幸福D.重视理性精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文艺复兴时期,一方面,古希腊的有限人口论作为经典在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主流群体中被广泛重申;另一方面,佛罗伦萨为攫取地区主导权不断扩充人口,当地的人文主义者也挑战经典,转而歌颂城邦人口的增长。这反映出
A.有限人口论不利社会进步B.地理环境对于观念的重塑
C.社会形势驱使观念的拓新D.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差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从15世纪中期开始,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热衷于建造豪华的私人宫邸、别墅和花园。与此同时,他们对各种奢侈品——艺术品、书籍和来自东方的商品产生浓厚的消费热情。这一变化
A.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B.反映了拜金主义已占据主流
C.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D.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社会生活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