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因为
A.造纸术的发明B.雕版印刷术的推广C.指南针的应用D.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2021-12-10更新 | 353次组卷 | 20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连云港、淮阴、徐州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所谓史料实证,就是依据可靠的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推理和论证。下列历史解释,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A.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B.“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重大贡献
C.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火药用于战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它)起源于市井歌谣,因文人的介入而趋于雅化。它小而狭,巧而新,侧重音律和语言的契合,其主流以‘婉约'、'阴柔’为主,但也有豪放一派。”该艺术形式是
A.唐诗B.宋词C.元曲D.汉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图1为元朝画家王冕的《墨梅图》,题有诗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该作品表现出
A.超脱世俗的人格理想B.豪迈勇进的时代风貌
C.细致逼真的写实风格D.宏阔深邃的创作意象
2021-11-19更新 | 18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时珍耗费27年心血著成《本草纲目》,他在该书凡例中说:“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本草纲目》突破了之前药物的分类法,“标名为纲、列事为目”,创立了全新的分类法。李时珍在著录本草的过程中,旁引前人的医籍、本草,重视记录其在临证中应用本草、方药的心得体会,记载了大量李氏诊疗医案。李时珍在编著时,书考八百家,对诸医家的医学理论多有传承创新,郭沫若称赞他“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

——摘编自左刚等《从<本草纲目>探析李时珍格物明理、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本草纲目》对中国药物学研究的贡献。
(2)据材料分析李时珍能够著成《本草纲目》的原因。
2021-11-18更新 | 36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所示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列女图》(局部)。画中人物衣着依旧飘逸,眼睛传神入化,身姿仪态中透露出了这些古代宫廷妇女的身份和风采。其绘画特点是
A.注重写意B.奔放悦动C.不拘成法D.以形写神
2021-11-18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1-2022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发行清明上河图国画邮票一套,《清明上河图》作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镇馆之宝,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无穷奥妙,同时契合了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B.属于山水画派风格
C.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D.表现了文人的个性
2021-11-10更新 | 9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灌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此可知,蔡侯纸
A.发轫中国造纸历史B.原料来源得以扩大
C.制造工艺更加复杂D.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9 . 商朝甲骨文记载了商王占卜的内容,它一般由序辞、命辞、占辞和验辞四部分构成,具体内容见下表。由此可知
类别内容举例
序辞叙述占卜的日期和人物武丁之时
命辞记录所占卜的具体事情某次征战
占辞记录兆文显示的占卜结果显示大吉
验辞记录事后应验的情况得到应验
A.甲骨文为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B.商朝王权神秘色彩浓厚
C.甲骨文能够说明商朝历史细节D.甲骨文实现了文化普及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   明代冯梦龙的小说《警世通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小官团圆破毡笠”。主人公宋小官被嫌贫爱富的岳父母抛弃,夫妻被迫分离,穷困潦倒。后来通过做生意,逐渐积累了巨额资金,就在南京凤仪门内,买了一个几十间房屋的大宅子,接回了苦苦等待的妻子。然后又和大多数商人一样,置买大量土地,依靠收地租,过上了富足悠闲的生活。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主人公通过什么方式摆脱了穷困潦倒的境遇?宋小官大量买田置地,是因为当时政府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
(3)根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分析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