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8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运用到了智能搜索、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生活预测、人机交互等,影响到生活多方面。这反映出(     
A.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B.社会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C.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强D.科技进步改变社会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尔根奈佛在《爱因斯坦传》中写道:“1905年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他在《物理学纪事》连续发表文章。此后,物理学再也不是原来的物理学。”作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相对论(     
A.开创了微观物理学的新领域B.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C.否定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自从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人工智能已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近年来,“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乃至“无人工厂”也纷纷出现,人工智能正在融入金融、医疗、教育、农业、零售等各行各业。这表明人工智能(     
A.打破了经济发展的困局B.深刻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
C.削弱了经济全球化趋势D.加剧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但是从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的科学就开始占领先地位了。确实,到了伽利略时代,可以说科学发明的技术本身被发现了,其结果就产生了现代科学的统一世界,科学为全人类所公有……欧洲有许多特殊的因素必须考虑进去:欧洲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欧洲封建制度的形式,欧洲的重商主义和工业化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希腊人从苏格拉底时期以后对欧洲文化历史一贯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一切以及其他类似的因素都足以解释那个“伽利略奇迹”之

——李约瑟《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

材料二: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


材料三:从科技发明到产品投入市场所用平均时间

1885~1919年1920~1944年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30年16年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7年8年5年

材料四:某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时间1929~1947年1948~1973年1974~80年代中期
贡献率31%33%40%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个典型例子说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比欧洲的科学技术要进步得多”。
(2)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与欧洲对比,你认为中国社会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生产力发展的飞跃,请写出它们分别开辟了哪三个历史时代?
2023-02-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这说明伽利略(     
A.否定了古代圣人的研究成果B.论证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
C.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D.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023-02-04更新 | 31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0年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科技体制的产生, 始于北美独立战争前后。到1860年,组织大型考察队成为早期政府组织科学活动的主要形式。真正使美国科技体制有所变革的是1876年爱迪生创立的第一个工业实验室,它的进一步发展就形成后来普遍推广的“工厂中心实验室”体制。在这种体制下,科学、技术与生产的关系进一步加强,逐渐成为美国应用研究和发展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在1860-1914年间,全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相继出现,为美国科技体制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916年,为动员美国的科学技术资源用于军事目的,总统指令全国科学院组成一个国家研究委员会,其任务是参与有关战略问题的研究。1940 ,罗斯福总统在参战前夕大力动员国家的科学技术资源,先后组建了国家国防委员会和科学研究与发展局。战后,联邦政府又新建了一批科学技术的重要机构,政府实验室的数量也明显增加。这样,美国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系统,至今无多大变化。

——摘编自劳汉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科研体制的演变》

材料二   从七十年代起,苏联为了克服发展困境,在加速科技进步和改革科技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通过组建科学生产联合公司的形式,对科技进步实行统一计划领导,消除了研究和采用新技术各阶段的裂痕,缩短“科研一生产”周期。 1979 年先后通过新决议规定,所有工业部门都要在部一级建立科技发展统一基金;科研、设计单位于1980年全部改为在合同基础上实行经济核算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刺激科技进步。戈尔巴乔夫执政后,进一步改革科研体制,加强科学院的主力军作用;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潜力;突出部门科研机


构在推广科研成果中的作用;提高科研人员的劳动报酬和重视其素质的培养;大力发展计算
机技术、信息和机器人等新兴产业。苏联政府通过不断调整和改善科技管理体制,取得了一
定的成就。

——摘编自洛伦·R·格雷厄姆《俄罗斯和苏联科学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两国科技体制发展的相似之处。
(2)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71年,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中指出:“人尽管有他的一切华贵的品质,有他高度的同情心,能怜悯最为下贱的人,有他的慈爱……有他的上帝一般的智慧,能探索奥秘,窥测到太阳系的运行和组织……然而,在他的躯干上面仍然保留着他出身于寒微的永不磨灭的烙印。”据此可知,达尔文(     
A.否定了人文主义核心内涵B.试图融合神学的思想
C.坚持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D.受到浪漫主义的影响
8 . 观天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标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在天文观测的过程中,注意到季节的规律性变化。古巴比伦人将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60天,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及秋分。古埃及人把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共12个月,每月30天。为了使太阳运行和尼罗河泛滥吻合,他们在第12月月末加上5天。在古印度,一年曾被划分成雨季、冬季、夏季,共12个月。中国商代的历法已经有平闰年之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古希腊人对古埃及的历法进行修正,在每4年后加上一天,从而产生了儒略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历史上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天气变化的过程并尝试预测天气。上古时期,人们用占卜预测气象,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气预报”。后来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人们反复总结形成了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气象常识,如“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1856年,法国政府建立起气象观测网,并将观测资料集中起来进行分析,绘制天气图,率先开始了天气预报业务。1950年代末,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显著提升。1973年,在英国成立了由30余个国家支持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它以.提供10天准确的全球中期天气预报和6个月的季节预报而闻名世界。

——摘编自夏洪星《漫谈天气预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天文观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类气象预测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内学界普遍认为“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合成词,存在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之分。广义概念是指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狭义的界定仅指技术革命。此外,国内学界关于人类历史上实音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始终都是说法不一。若按照广义概念,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

16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梳理表

广义科技革时间狭义科技革命主要特征
第一次16—17世纪第一次科学革命近代物理学诞生
第二次18世纪中后期第一次技术革命蒸汽机和机械革命
第三次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技术革命电气与运输革命
第四次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第二次科学革命相对论和量子论
第五次20世纪中后期第三次技术革命电子技术革命

——郑华聂正楠《科技革命与国际秩序变迁的逻辑探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科技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三者关系,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1-22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以下交通工具,体现信息时代特征的是(     
A.驷马安车B.蒸汽机车C.共享单车
2023-01-2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静安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