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20世纪初,梁启超认为传统史学与国家、人民的事业毫无关系,不过充当了帝王的“政治教科书”;要求历史学应“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这突出反映出此时的梁启超
A.深刻思考国家民族命运B.受到进化论思想影响
C.主张全面开展维新变法D.新史学观念较为激进
2022-05-19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业水平诊断(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20年5月,北京《公正周报》一评论写道:“自《新青年》杂志以新文化号召以来,一时风靡全国……故胡适之、陈独秀等辈出,登高一呼,全国遂群起响应之。”此评论可用来佐证
A.胡适之是最先开展新文化者B.新文化对思想界影响巨大
C.《新青年》传播了马克思主义D.旧文化已被知识界所抛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阶段(1918~1927年)著作文本统计简表(单位:种)。据表可知,在此期间
类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早期主要经典中译文著作海外马克思列宁主义早期主要中文诠释本国内马克思列宁主义早期诠释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主要文本
数量15874217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告终结B.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救国出路
C.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日渐高涨D.马克思主义完成中国化历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反思西方文明的思潮。代表性的言论如下:

陈独秀

“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

李大钊

“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欧人自己亦对其文明之真价不得不加以反省”

胡适

“在今日强权世界,此等妄言(注:指否定中国对青岛胶州湾主权),都成确认,世衰之为日久”

梁启超

“现在所谓光华灿漫的文明,究竟将作何结果,越想越令人不寒而栗”
这一思潮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使中国知识分子理性认识传统文化
C.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方向D.反映了知识分子对苏俄革命的认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97年,梁启超在《时务报》连载《变法通议》,主张译书方针由译西书转为译日本书,山东道监察御史杨深秀、御史李盛铎等人也提出相似论调。1898年,康有为上《请广译日本书派游学折》,再提“译日本之书”,并以政治书为先。这说明当时
A.改革成为士大夫的共识B.学习日本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C.社会的改造具有紧迫性D.列强侵华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2022-01-06更新 | 206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康有为在《孟子微》中写道:“人人性善,尧、舜亦不过性善,故尧、舜与人人平等相同。此乃孟子明人人当自立,人人皆平等,乃太平大同世之极。”其言论意在
A.提升人的思想道德境界B.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C.宣扬近代民主革命思想D.维护中华民族独立
7 . 先进思想是引领社会前行的先导和旗帜。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1年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李鸿章也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三:国人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请分别概括出上边三段材料所表达的核心思想主张。
(2)以上述三种思想主张为指导,近代中国分别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3)选取其中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说明其主要历史意义。
2016-11-27更新 | 1067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等级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