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新华社北京某日讯:“一九七七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到今天为止已经胜利结束。广大人民赞扬这次高校招生考试……(是)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广开才路的盛举。”这场冬季里的春闱,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恢复高考制度是邓小平同志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在当时是(       
A.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标志B.“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指导方针D.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
2022-06-14更新 | 2436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洋河如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2 . 1986年,钱学森回忆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形象地说,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可见规模之大。”材料反映新中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精神B.“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C.先进通讯方式的技术支持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保障
2021-02-01更新 | 1132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①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②国产民用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
③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顺利推进     ④“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1956年下半年,我国科技文艺领域出现了多次大讨论,既有戏剧界对“鬼戏"是否是封建迷信的讨论,也有对麻雀是否是“四害(老鼠、麻雀、苍蝇和蚊子)”的讨论。这些讨论
A.表明科技文艺政策亟待确立B.践行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不利于科技文艺界内部团结D.反映了“左”倾思想的盛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64年,张爱萍将军创作“东风起舞,壮士千军鼓。苦斗百年今复主,矢志英雄伏虎。霞光喷射云空,腾起万丈长龙。春雷震惊寰宇,人间天上欢隆。”这首词的背景是中国(     
A.成功试射了第一枚导弹B.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C.成功试航第一艘核潜艇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6 . 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     
A.照搬了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B.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C.改变了近代重文轻理的现象D.突出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
7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作为当时的低收入国家,中国加速发展工业和国防尖端技术,不仅引进了苏联的基础技术,还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方面取得重大的进步。取得这些成就主要是因为(       
A.苏联的大力援助B.军事力量的提升
C.政府政策的引导D.良好的国际环境
2022-06-21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湖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专项选择题(二)
8 . 我国物理工程师罗健夫研制了第一台“图形发生器”,为我国航天工业做出重大贡献;光学科学家蒋筑英建立了我国第一台光学传递函数测量装置,解决了许多光学研究的关键性难题。20世纪80年代初,两人均被授为全国劳动模范。以下的劳模精神与两位科学家最相吻合的是(     
A.崇尚劳动B.敬业守信C.敢于创新D.艰苦奋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根据新中国历史发展的分期,绘制了“新中国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①时期取得的
B.“大跃进”阻碍了③时期国内科技进步
C.“一五”计划促进了②时期的科技发展
D.籼型杂交水稻是在④时期取得的成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