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2 . 1986年,钱学森回忆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形象地说,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可见规模之大。”材料反映新中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A.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精神B.“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C.先进通讯方式的技术支持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保障
2021-02-01更新 | 1135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此后,我国政府(  )
A.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恢复高考制度
C.提出“双百”方针D.提出“二为"方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时录取人数与报考人数之比)
时间197719791984198820082011
录取率%4.86.128.724.65772.3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C.在曲折中发展起来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
2020-12-20更新 | 206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020-12-11更新 | 440次组卷 | 105卷引用:2013-2014学年四川省双流县棠湖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020-12-05更新 | 3967次组卷 | 8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打趣地说:“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该趣话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
A.赫鲁晓夫认为新中国无力搞核研究B.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新中国作出了“两弹一星”的决策D.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8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成果曲线图,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向科学进军”热潮下取得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科技成果都是在③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未取得任何科技方面的成就
D.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在⑤时期取得重大突破
9 . 1956年6月后,我国科学界的政治批判活动大大减少,报刊杂志上对科学进行政治批判的文章也大为减少。这表明
A.科学研究处于停滞不前状况B.知识分子的科研热情衰退
C.新的学术方针得到有效执行D.科学领域清算了左倾错误
10 . 如表是建国后,湖北省恩施州在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状况。这说明恩施地区
A.建国后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发展B.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发展迅速
C.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成功实践D.1983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