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2 道试题
2 .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在三大改造的背景下提出的
②强调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
④涌现出《定军山》《渔光曲》等优秀电影作品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1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1956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B.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5 . 下表中新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
1965年学校数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学生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434所1.1倍67.4万人3.3倍
中等学校80993所14.1倍1432万人6.9倍
小学1681000所4.9倍11626.9万人3.9倍

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D.开展了“教育大革命”
6 . 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百花齐放是针对文学艺术的不同风格而言B.百家争鸣是针对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而言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D.这一方针在贯彻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7 . 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该入学履历反映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实施
C.“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革”后恢复高考
8 .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A.“百家争鸣”的方针
B.“百花齐放”的主张
C.“文化革命”的观点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6-08-16更新 | 499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遂宁市高二上期末统考历史试卷
10 . 下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出台的科技、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其先后顺序是(   
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A.①②⑧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④③D.①③④②
2016-05-2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成都七中高二3月段测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