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2 . 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
A.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
B.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的地位
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
D.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1961年8月,北方昆曲剧院公演《李慧娘》,受到首都各界的广泛赞誉;1963年5月,《文汇报》发表文章,公开批判《李慧娘》;“文化大革命”期间,北方昆曲剧院被解散,1979年,北方昆曲剧院恢复建制,《李慧娘》一剧恢复上演。上述状况揭示的本质问题是
A.政治运动左右文艺发展
B.该剧剧本存在严重问题
C.“双百”方针贯彻的曲折
D.党的文艺指导方针不断变化
4 . 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讨论
B.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意见
C.在《宪法》范围之内允许任何争鸣意见
D.社会科学的争鸣要在《宪法》范围内
5 . 邓小平指出:“如果(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的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对国家国际地位有重要影响
②当代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是科技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 1970年4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主要新闻可能是关于(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
B.在“双百”方针鼓舞下文艺战线成就斐然
C.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D.杂交水稻“南优”2号首次培育成功
2016-11-21更新 | 9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温州四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下列科技成就,出现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是
A.杂交水稻
B.载人航天
C.原子弹
D.“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
10 . 195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在某一医学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都是错误的”。针对文学创作,他说:“只许写工农兵题材,只许写新社会,只许写新人物等等,这种限制是不对的。”这段话反映出这一时期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A.服务工农兵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自由放任D.以阶级斗争为纲
2016-09-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云南开远四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