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1 道试题
1 .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共中央提出并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
2016-07-2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东阳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高度重视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此他
①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
④ 恢复了高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 下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出台的科技、教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其先后顺序是
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③④②
2016-07-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福建连江尚德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4 . 建国之初,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由1949年的23.9%降至1952年的10.9%。一大批历史悠久的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地位,被改为工科院校。对这种情况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
A.借鉴苏联的教育模式
B.降低门槛,以便更多人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
C.适应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D.是对教育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2016-06-3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北黄石有色第一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记载:1976年全国小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了29.1%;中学更是加速度发展,1976年全国中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6. 25倍,初中生增加5.4倍,高中生的增长尤其迅速,共增加了11.3倍。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这种关于“文革”的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B.“文革”使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的观点值得推敲
C.“文革”时期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文革”时期出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大普及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党急需团结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毛泽东针对科学文化工作提出了
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C.文艺工作者接受“再教育”
D.“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
7 . 1953年,山西省政府指出,各地在戏改过程中,“不重视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和艺术风格的培养,片面地追求给演出内容填充一些工作要求和政治口号,概念化、公式化伤害了优良艺术品的产生。”据此判断,这主要针对当时山西
A.戏曲政策执行出现偏差
B.“左”倾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双百”方针遭遇曲折
D.“样板戏”占据了戏曲舞台
9 . 新中国初期掀起一股留学热潮。以下对这一时期留学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最吸引学子们的是科技与工业成就
B.体现“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主要是为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以欧美国家作为热门留学国
2013-06-06更新 | 3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福建长泰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属于20 世纪60年代的成就是
A.成功培育釉型杂交水稻B.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
C.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D.成功发射“神舟”五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