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9 道试题
1 . 对党和政府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
②国家出资支持西部高校建设
③在西部大力发展211工程,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④进一步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22-03-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材料二 1964年10月16日,我国在新疆罗布泊沙漠成功进行了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结束了我国的无核时代。我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爆炸,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当时,前苏联毁约停援,撤走专家,西方科技封锁,又正值困难时期,我国科学家、解放军和工人跋涉戈壁滩,风餐露宿,夜以继日。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我国研制原子弹、氢弹的背景。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原因。
(3)从上述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
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B.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C.科技进步推动生产关系实现变革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18-19高二·全国·假期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期《感动中国》节目中有这样一段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下列人物能获此殊荣的是(     
A.杨振宁B.袁隆平
C.钱学森D.李四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共同作用是
A.调动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B.促进科技与文艺领域的繁荣
C.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D.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完成
2016-11-27更新 | 472次组卷 | 3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若要为2016年元旦写一篇集中反映新中国教科文发展的贺词,需要确定一组可以恰当体现发展概况的“关键词”,请你依据相关知识,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A.“双百”方针、破“四旧”、“三个面向”、不结盟
B.上山下乡、“东方魔稻”、两弹一星、一国两制
C.“样板戏”“半工半读”“三个世界”“和平统一”
D.“希望工程”、科教兴国、“二为”方针、载人航天工程
7 .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3天后,按预定 计划返回了地面。该事件表明中国
A.开始掌握卫星发射技术B.载人航天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C.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D.航天技术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8 . 1956年到1957年,我国的文艺作品数量大幅增加,取得了累累硕果。这主要是因为
A.“双百"”方针的提出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行
C.“希望工程”的启动D.“三个面向”方针的提出
9 . 毛泽东提出的“双百”方针中的“百花齐放”的含义是
A.学术思想上的不同观点可以自由争论
B.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C.鼓励各种戏剧流派的创新发展
D.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