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9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956年至1957年春我国戏剧领域里的部分成就。这反映出当时
挖掘剧目原创剧目整理剧目上演剧目
51867个14632个4723个1052个
A.贯彻落实了“百家争鸣”方针B.戏剧发展背离传统的现象
C.戏剧创作呈现出推陈出新的特征D.戏剧作品创作难度日益加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某一时期中国出现了与西方文艺作品具有相似特征的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先锋派话剧以及现代舞、“新音乐”等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A.救国图强,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C.科技文化艺术政府奖项设立的推动D.文艺领域拨乱反正冲破思想的禁锢
3 . 创办于1920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被誉为“工科大学之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哈工大一直按俄式或日式办学,1949-1958年则侧重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后转向军事院校,成为为国防科技及国民经济建设服 务的综合性大学。其发展转变说明(  )
A.教育领域意识形态色彩不断加强B.教育服务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C.高等教育的发展加速国防现代化D.新中国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4 . 1970年新华社电:“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这一成就是建国以来国家重视科技的结果B.新华社分析的原因客观、正确
C.“文革”时期我党的工作重心是发展科技D.此成就是中苏友好关系的结果
5 . 1949年后,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取代了西方教育理论,成为中国新的经典。1952年,国内的大学也按照苏联的大学模式重新进行了院系调整,理工科比例迅速上升。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教育
A.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经验B.为大规模工业化建设服务
C.背离了“百花齐放”的方针D.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邓小平指出,要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其鼓舞下,科学文艺工作步入了又一个春天,文艺再次欣欣向荣。“又一个春天”的表现不包括
A.出现了《五朵金花》《青春之歌》等优秀作品
B.小说、戏剧、诗歌等争奇斗艳,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C.出现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优秀作品
D.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文艺流派争相引领风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班同学开展探究性学习,其中一组同学负责“建国以来中国航天技术重大成果”,以下成就可以选用的是
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③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④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 . 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他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对人类社会的主要贡献是
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培育出杂交水稻
C.巨型计算机“银河—I号”D.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
9 . 1956年,反映现实生活的电影如雨后春笋,占据了故事片创作的主要领域,与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形成鼎立之势。同时出现了揭露官僚主义现象等现实阴暗面的讽刺喜剧片。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B.苏联的帮助和支持
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D.“双百”方针的提出
10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如宋璞的《红豆》、邓友梅的《在悬崖上》、陆文夫的《小巷深处》、丰村的《美丽》等一批文学作品。他们涉及了以往不敢轻易描写的爱情生活题材,揭示了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折射时代的变迁。这一现象
A.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B.得益于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方针
C.根源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说明文学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