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以下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按提出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①“以抗日救国为目标……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程度”
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③“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④“中华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
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6年5月,陆定一在中国科学院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发言说:“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据此可知,这次“发言”
A.体现了新中国的文化自信B.推动科学与文艺领域的思想解放
C.清除了思想领域的“左”倾D.标志着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发展
3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经济文化落后,政府开办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开展了田头识字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这些俗称“扫盲教育”。关于“扫盲教育”说法正确的是
A.借鉴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教育模式B.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C.培养了一批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D.适应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5年,国家科委提出取消科技经费无偿下拨的方式,改为成立风险投资公司,将科委的资金和科技企业的效益挂钩。这一改革
A.揭开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保障了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C.体现了政府对科研投资持续加大D.反映了经济责任制影响逐渐增强
5 . 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力更生取得的是
①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地球卫星②“埃尼阿克”电子计算机
③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④民用大飞机 C919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④
6 . 2021年7月,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大会期间,虚拟主持人“泠鸢”与大会主持人一起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脱口秀。下列科技中为“泠鸢”的研发奠定了技术基础的是()
A.生物科技的革新B.5G通信技术的推广
C.信息技术的发展D.电气科技的进步
7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通过“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实施,中国逐步摆脱了对苏联援助的依赖,突破了美国的技术封锁,独立自主地建成了自己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和国防科学技术体系。这些科技成就
A.有力捍卫了国家安全B.得到了“科教兴国”战略的扶持
C.直接推动了经济发展D.铸就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35中长期目标和2050年远景目标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加强职业教育
A.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B.旨在完成国家的工业化
C.适应新时代建设人才的需求D.促进了民众的自我觉醒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通信”
近代早期大量灯塔建造,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1850年前后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20世纪初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世界更加密切联系的新时代
20世纪中叶以来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取代电缆,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20178月,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摘编自刘以林《通信技术》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0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了中国科学院,1961年提出了“科研十四条”。1964年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了导弹核武器;1970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2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提取出了青蒿素。这些史实说明(     
A.市场经济有利于科技繁荣B.我国科技完全领先世界
C.“文革”推动了科技发展D.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势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