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1961年,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文化部一位副部长到四川说:川剧落后。得罪了四川人。当时另一位同志回答,落后不落后要由四川七千万人去回答、去决定。我看这位同志很勇敢,回答很好!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这表明(     
A.中国共产党重视保护传统艺术B.现代中国文艺反映了现实生活
C.文艺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D.文学创作受到“大跃进”干扰
2 . 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2021-02-02更新 | 764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为进一步围堵社会主义国家、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美国致力于向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推行“绿色革命”,输出杂交种子、化肥、生物技术,以提高玉米、小麦、大米等作物的产量,这使得受援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粮食自足。但是,由于大量化肥、杀虫剂的使用,也产生了土壤肥力下降、地下水消耗过度及土地板结、盐碱化等问题,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成本,加剧了社会不平等程度,进而威胁到上述国家(地区)的粮食安全。

——摘编自于沛等主编《世界现代史》(下册)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1964年,袁隆平率先开始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

——摘编自许嘉璐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向外推行“绿色革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印度等受援国(地区)与中国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并说明各自效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粮食增产道路的历史启示。
4 . 大众电影百花奖简称“百花奖”,是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创办的。1962年,举办了第一次“百花奖”评奖活动,当时国产电影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据此可知,当时电影创作繁荣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A.“双百”方针的提出和实践B.国家领导人对电影事业的重视
C.群众对电影艺术方式的喜爱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5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2020-12-11更新 | 440次组卷 | 105卷引用:陕西省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1957年,中共中央公布《1956-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除了国家办学以外,必须大力提倡群众集体办学,允许私人办学,以便逐步普及小学教育。”这一规定旨在
A.借苏联办学经验B.满足群众发展教育需求
C.落实科教兴国战路D.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020-12-05更新 | 3964次组卷 | 85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峨眉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人民日报》某日头版头条,撰写了如下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向从事核武器研制和试验的解放军指战员、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工作者和一切有关人员,致以最热烈的祝贺。”结合时代背景判断,受“祝贺”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进入预定轨道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中国掌握“一箭多星”技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西游记孙悟空的腾云驾雾,都表达了古代人们探索宇宙苍穹的愿望。我国实现飞天梦想、中国人能够实地考察宇宙苍穹的伟大壮举是
A.东方红1号卫星的发射成功B.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C.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射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0 . 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A.新中国成立初期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