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3年,教育部规定全国中小学外语课仍以英语为主。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这些变化
A.说明英语成为国际主流语言
B.反映我国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D.受时代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的影响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00﹣2009年间,中国高校招生规模已由26万人上升到639.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达12.6%.从而基本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回应
B.多样化办学推动高校的普及
C.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发展
3 . 1952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同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新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C.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完全形成
4 .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
A.批评了文艺领域中僵化教条思想
B.纠正了对于学术研究的政治干预
C.确保了文艺创作持续和长期繁荣
D.推动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潮流
5 . 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
A.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B.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C.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
D.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6 . “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2017-11-06更新 | 141次组卷 | 23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该项规定的实质
A.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体现教育公平和民族平等
C.推进高考制度深入改革
D.加大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
8 . 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
A.加强国防力量
B.提高国际地位
C.建立科研体系
D.服务生产发展
2017-02-24更新 | 281次组卷 | 19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下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6-12-13更新 | 1175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