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绘画中的“透视法”,最基本的视觉效果是近大远小。(见图一)

图一:利用透视法画出的铁轨与车站

远古时期人们还没有掌握透视法,绘画以记录内容为主,景物无论大小远近,并排放置,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透视法在绘画中的运用完成了从无到萌发的转折。有的画作已能看出一定的透视效果。这符合古典时代崇尚真实”的思想与风气。欧几里得的《光学》和托勒密的研究,为绘画透视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在中古大部分时期,又几乎看不到透视法的运用了。画作主要服务于表现宗教故事或传达宗教信仰。可见,绘画艺术的发展不仅是技艺发展史,也是观念和社会存在的变化史。

1417世纪,在欧洲画坛上,透视法转入蓬勃发展时期。在前人光学研究成果和艺术家实践经验基础上,意大利的阿尔贝蒂把定点透视理论纳入“绘画三要素”。随后越来越多的画作追求呈现日常生活的真实感和自然感,融透视表现方法与人文主义精神为一体。(见图二)

图二:拉斐尔《雅典学院》

1819世纪,透视法仍然受到很多艺术家的尊崇,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19世纪摄影技术的发明和改进,通过绘画还原现实的任务逐渐让位于照相机。此后出现了一些体现新的追求和理念的绘画流派,开辟了绘画艺术的新天地。

(1)绘画透视法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四次转折,任选其中的两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背景。
(2)通过《绘画透视法发展小史》一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哪些写作“小史”的方法。
2023-01-07更新 | 1648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模拟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大卫的《贺拉斯三兄弟的宣誓》是美术史上的杰作。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古罗马贺拉斯三兄弟在征战前向父亲壮别宣誓的情景。该作品的风格属于(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2022-06-08更新 | 3074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届高三零诊历史试题
3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现代主义绘画受到社会追捧B.意识形态斗争突破政治范围
C.政府高度重视绘画艺术发展D.纽约画派迎合时代发展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黑人族群的爵士音乐在美国主流社会得到推广,被赋予"即兴、自由、个性"等特点,并被宣传为"这些也是美国精神的象征";与此同时,标榜"爱与和平"的嬉皮士摇滚音乐则在白人青年中掀起狂热。这些史实反映了当时美国
A.大众艺术得到上层社会认可B.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严重
C.不同阶层艺术审美差异巨大D.政治形态影响社会价值取向
2022-03-26更新 | 48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一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作品主要描述后殖民时代非洲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的作品
A.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B.体现了人们对理性主义的反思
C.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D.反映了西方社会的迷茫和焦虑
2022-03-25更新 | 763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产生,它的美学观及艺术上的象征性、主观化、反传统等特征都从不同的方面突出了“荒诞”色彩。现代主义文学作家们说“现代派就是一种变形的艺术”“他人给混乱以秩序,我则给秩序以混乱”。这反映出
A.作家们的创新理论决定文学流派的变化
B.现代科技的发展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文学
C.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带来了道德观念迷失
D.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对人类精神的创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世纪末法国作家左拉提出:“小说家不应只满足于做一个辑录现象的观察家,而应当做一个公正的实验员”,应“把自己作品中的人物以及人物的情感置于一系列的实验之中,并像化学师同物质打交道那样,检验情感与社会真相”。这一思想
A.体现浪漫主义特征B.与民主共和理想相契合
C.深受科学理性影响D.否定了现实主义的文学
8 . 狄更斯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有着各样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这表明工业革命(     )
A.引发了社会的动荡B.使民众与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
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
2022-01-03更新 | 311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7届高三6月高考热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某名士国画造诣甚深,但对西方某画派不感兴趣,他在品鉴一位留法画家带回的该派画作后,题诗一首:“远看一朵花,近看似乌鸦。原来是风景,嗳呀我的妈。”据此推断,与该画派风格相同的作品是
A.《拾穗者》B.《日出·印象》C.《格尔尼卡》D.《自由引导人民》
2021-12-27更新 | 2454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1年江苏历史真题变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1966年的“新德国电影”描述了小人物的命运与抗争,社会中的冷漠、落后和家长制作风,飞黄腾达的丑恶等现象。这类电影的风格属于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