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B.兵家C.儒家D.法家
2023-04-07更新 | 2500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为先秦传统文化中忧患意识演变的情况。这种演变反映了
时期忧患意识主体忧患意识表现
商周统治者所忧在于失天命
春秋孔子等儒家知识分子所忧在于失“道”、失“德”
战国以孟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所忧在于统治者失“民心”

A.民本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B.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
C.社会变革推动天人关系重心的变化
D.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