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墨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管子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孔子主张统治者对百姓应“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墨子呼吁统治者“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这反映出他们
A.关注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B.倡导统治者全面推进社会治理
C.关注政治生活的强烈意识D.宣传以道德为核心的治国理念
2022-06-2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战国时期,儒者习礼必习乐,他们认为音乐不仅可以“兴”、“观”、“群”、“怨”,而且是节制与区分等级的象征,墨子却认为音乐不能解决“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因而没有必要。这说明当时(       
A.礼乐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桎梏B.墨家流行源于对儒家的批判
C.社会巨变导致时代风尚变化D.思想的多元造成了社会分裂
2022-06-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向大禹那样“使老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强调社会等级和谐B.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C.代表下层平民利益D.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2022-06-1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中,其思想反映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的是
A.道家B.儒家C.墨家D.阴阳家
2022-06-16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两者的主张
A.蕴含了传统伦理道德B.影响了后世用人制度
C.体现了民本政治伦理D.反映了儒家学说精髓
2022-06-1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墨家在思想上一方面追求举贤任能,另一方面又强调尚同服从:一方面追求兼爱、平均,另一方面又主张专制统治:一方面强调强力和非命,另方面又尊尚鬼神.据此可知,墨家思想(       
A.首倡建立君主专制B.代表统治阶层利益C.具有明显的功利性D.理性主义色彩深厚
2022-06-0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墨家主张爱无差等,不避亲疏。孟子认为,墨家的“兼爱”泯灭了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差别,将别人的父亲等同于自己的父亲,那就等于没有自己的父亲。这种认识差别主要是由于二者
A.对孝道的态度不同B.阶级立场不同C.对其他学派的排斥D.社会环境不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老子主张“五音令人耳聋”“大音希声”;墨子提出“乐愈繁,治愈寡”“圣王不为乐”。这反映出
A.社会转型促进了音乐发展B.音乐审美折射出政治理念
C.思想争鸣促进了文艺繁荣D.音乐教化功能被充分发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墨子认为,一切动乱起源于不相爱,不相爱的原因在于人的私欲,主张人人都能在内心抑制私欲的膨胀,以“非乐”克奢侈,以“节用”克浪费,以“非攻”克战乱。这表明墨子
A.倡导提升个人修养B.迎合了地主阶级诉求
C.认同西周礼乐文化D.重塑了社会道德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认为,天子来自“一同天下之义”,天下之乱是起于人们思想不同,“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于是“天下之乱也,至如禽兽然”。因此,他要求“选择天下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该思想家还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兼相爱、交相利”
C.天道与自然无为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