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兵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春秋初期的战争情况是“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春秋末年的《孙子兵法》确立“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的战争基本原则;战国时孙膑提出“必攻不守”,持久战和歼灭战思想逐步萌芽并发展。这些转变反映(     
A.兼并战争初露端倪B.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C.礼乐制度走向崩溃D.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李泽厚说:“《老子》本身并不是一部讲兵的书,但它与兵家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不在后世善用兵者如何经营运用它,而在它的思想来源与兵家有关。”邹丽燕先生认为《老子》“包含丰富的朴素军事辩证法思想”,《孙子兵法》中许多言论“明显与《老子》思想相似”。下列对两位学者的认识解读合理的是,《老子》
A.深刻影响着后世兵学理念的演变B.极为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生
C.是对乱世社会现象的总结与概括D.体现出诸子学说相互影响的史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这说明当时(     
A.各学派均关注人与自然B.民众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C.各学派的主张完全--致D.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4 . 分别列举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五个重要学派的代表人物。
2020-10-1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云东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时期孙武认为:“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千万之师举矣。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由此可见,孙武的国防观是
A.兵民乃胜利之本
B.经济是国防命脉
C.经济军事化
D.兵农合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孙子兵法》强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攻守等矛盾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来克敌制胜。这反映出,《孙子兵法》
A.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B.蕴含了朴素的唯物思想
C.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
D.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
2019-07-23更新 | 299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南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列言论出自《孙子兵法》中的不同篇目。
言论出处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地形篇》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此安国全军之道也。《火攻篇》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谋攻篇》

对上述言论相同点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实用至上
B.人文关怀
C.知己知彼
D.中庸守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