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汉代,儒学对于国家体制的影响是比较表面的,当时的人已指出是“以经术润饰吏事”。以制度的实际渊源而言,“汉承秦制”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有明白详细的记载。由此推知,汉代
A.儒学未能占据社会主流地位B.儒学思想呈现法家化倾向
C.法家思想仍然具有重大影响D.儒家对中央政府并无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用什么手段有效地治理国家是历代统治者不断思考的问题。《汉书˙元帝纪》中曾经记载:“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下列观点中,其治国手段或理念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
A.教训正俗,非礼不备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D.礼法立教,出礼入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颜氏家训》中记载,隋朝统一之初,南方士人都讲究场面,条件不够的情况下宁可让妻子忍受饥寒,也要保证车马服饰的整齐。北方士人则多靠妇人持家,精美的衣服和贵重的首饰不可缺少,夫妇之间也以你我相呼,不讲妇人敬夫的礼节。这反映出当时
A.妇女社会地位大为提高B.社会上盛行奢靡攀比的风气
C.传统儒家伦理彻底崩坏D.家庭成员地位存在地域差异
2021-10-19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明堂

材料一 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载,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亚”形布局。

材料二 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亚”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亚”形。

材料三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
2021-09-06更新 | 5065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