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西汉《春秋繁露》说,雁就像“长者”,在民之上,先后有序,有行列之治;羊有角而不用,就像仁者,杀它也不啼,就像死士义者,羔羊跪食于其母,就像知礼的人。作者对动物自然习性的诠释意在
A.倡导天人合一B.塑造社会道统
C.宣扬君权神授D.重构宗法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孔子修《春秋》,强调“内诸夏而外夷狄”,而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则为少数民族立传,写道他们都是炎黄子孙和中原民族有着血脉相依的关系。这种变化()
A.是礼崩乐坏的深刻体现B.反映了主流思想的变化
C.有利于当时的民族团结D.受到大一统趋势的影响
2022-02-1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汉武帝实行的“独尊儒术”,重视的是稳定统治,强调的是“周礼”,是复古。它把全民族的精神生产力引向了对先辈遗留下来的“经书”的学习,引向了“整理国故”,这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严重阻碍作用。该学者意在说明“独尊儒术”(       
A.维护了政治统一局面B.不适应当时统治的需要
C.带有一定的保守色彩D.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4 . 汉代,儒学对于国家体制的影响是比较表面的,当时的人已指出是“以经术润饰吏事”。以制度的实际渊源而言,“汉承秦制”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有明白详细的记载。由此推知,汉代
A.儒学未能占据社会主流地位B.儒学思想呈现法家化倾向
C.法家思想仍然具有重大影响D.儒家对中央政府并无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初,大批名儒如叔孙通、陆贾、贾谊等纷纷著书立说,批判秦政,以秦亡汉兴的历史教训说服刘邦:“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秦任刑罚不变,卒灭赵氏,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王,陛下安得而有之?”,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过秦”思潮,这股思潮
A.汉初士人对黄老之术的全面抨击B.士人失去择主自由的挽歌
C.士人融入大一统政权的政治期待D.使儒学正式成为封建正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用什么手段有效地治理国家是历代统治者不断思考的问题。《汉书˙元帝纪》中曾经记载:“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下列观点中,其治国手段或理念与材料观点相似的是
A.教训正俗,非礼不备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C.法不阿贵,绳不挠曲D.礼法立教,出礼入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B.外族骚扰C.中央集权D.儒家思想
8 . 西汉时,从高祖到景帝,地方长吏主要以军功、事功、中央官外调、酷吏充任;武帝时期开始任用儒生,但以积功而担任地方长吏的仍占多数,酷吏也极为活跃;元帝时期,经学之士已在地方长吏中占据绝对优势。这反映了汉代
A.儒学地位不断上升B.法家思想不符合统治需要
C.选官方式日趋完善D.地方官员主要出身于太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汉武帝“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以至于形成了从皇帝、丞相、博士到地方官都会讲经学的局面。上述局面的出现
A.加速了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B.标志着儒学以外其他学派的消亡
C.促成了中央集权的行政机制D.导致了思想学术界的黑暗和倒退
10 . 汉元帝初元元年,有水、疾疫、地震之灾,次年又发生了两次地震,关东郡国大饥,人或相食,元帝下诏自遣,承认自己“明不能烛…治有大亏,昝至于斯”。材料所反映的思想是
A.民贵君轻B.天人感应C.君权神授D.君舟民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