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     
A.下令在各郡国建立学校B.开创了选官制度“科举”
C.延续汉初休养生息政策D.重新确立儒学主流地位
2022-12-1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于右任《汉武帝陵》:“绝大经纶绝大才,罪功非在悔轮台。百家罢后无奇士,永为神州种祸胎。”该诗针对的是(     
A.秦始皇B.汉文帝C.汉武帝D.董仲舒
2022-11-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指出,董仲舒就对六艺之科的态度而言,与李斯建议秦始皇焚烧《诗》《书》截然相反,但其思路如同—辙。二者“思路如同一辙”是指
A.通过禁绝异端达致思想一统B.糅合百家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C.借助儒法结合实现君权巩固D.矛头指向道家改变无为局面
4 . “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臣(董仲舒)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二者的主张
A.都使传统文化遭遇灭顶之灾B.实质都是思想文化专制
C.都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D.实质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尊儒成为加强集权的重要措施。以下属于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尊崇儒术的是
A.“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B.“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C.“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
D.“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6 . 白居易《贺雨》诗中说,“(唐元和三年)不雨旱爞爞。上心念下民……遂下罪己诏……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一.诏下才七日……昼夜三日雨。”材料体现的天人观念有利于
A.巩固中央集权B.教导百姓勤奋
C.打击地方割据D.限制君权滥用
7 . 西汉名臣丙吉起自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名臣黄霸少学律令,后“从夏侯胜受《尚书》,力行教化而后诛罚”,终以循吏闻名。两人的经历反映了汉代
A.儒学独尊地位已经确立B.呈现儒法思想的结合
C.儒学助推官吏能力提升D.法家思想不符合潮流
2020-06-10更新 | 1189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20届高三6月诊断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8 . 《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汉书》中又记载武帝以后立传者大增,有188人,其中士人有150人,约占80%。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
9 . 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作为必读教科书,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列。这些举措
A.有利于巩固汉代的大一统事业
B.使儒学成为政府选官的主要标准
C.表明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儒学
D.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
10 . 西汉文帝时,申公、韩婴皆以传《诗》被任命为博士;景帝时,胡母生、董仲舒以传《公羊春秋》被任命博士。由此可以推知汉初
A.经学地位上升成为入仕之途
B.品行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
C.黄老之学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D.儒学逐步取得了独尊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