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书记载:从汉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得益于(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实行察举、选拔官吏D.分设刺史、巡视监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
A.孔子“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五经”的流传
2022-10-10更新 | 190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西汉某时期丞相出身的统计图。其变化反映出
A.重视教育,书院大量兴起B."推恩令"使白衣卿相迭出
C.儒学的政治影响力加强D.注重人才出身的察举制改革
2022-06-06更新 | 781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横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为汉代画像砖图“二桃杀三士”,齐景公与晏婴合谋,馈二桃于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由他们“计功而食桃”。三人述说了各自的功绩,公孙接、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事迹,认为“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遂拔剑自刎。古冶子耻于自己的言行,自认不仁、不义,也拔剑自刎了。据此可知,该画像砖
A.反映出汉代思想文化多元化B.有利于推动儒学的社会教化
C.是研究秦汉历史的二手史料D.再现了齐国尚武的社会风貌
2022-06-05更新 | 1594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西汉高祖至武帝初年,朝廷官员中师从法家的居多数,从汉武帝初年到宣帝末年,朝廷官员出身于师从法家、道家的人数急剧减少,而师从儒家的人数不断攀升。这一变化表明
A.官员晋升渠道的拓宽B.治国方略的转变
C.社会阶层流动的削弱D.中央集权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汉代有一案件:甲有子乙以乞丙,乙后长大,而丙所成育。甲因酒色谓乙曰:汝是吾子。乙怒,杖甲二十。甲以乙本是其子,不胜其忿,自告县官。董仲舒断之曰:甲生乙,不能长育以乞丙,於义已绝矣。虽杖甲,不应坐。材料主要反映出(     
A.儒生干政B.儒学巩固皇权
C.儒术独尊D.儒学影响司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司马迁的《史记》没有单独的惠帝传,将惠帝附于其母《吕太后本纪》中,太后从其本姓,母子同传:班固的《汉书》作《高后纪》,舍其本姓从夫称“高后”,还专门为惠帝作《惠帝纪》,置于《高后纪》之前。对这一变化原因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人修史方式的不同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母系意识影响力减弱D.儒家思想影响力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儒学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源于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秦始皇“焚书”
C.百家争鸣D.科举制度
2022-02-19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实验中学、句容市第三中学、镇江心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自汉武帝以来,在“通经致仕”制度下,大批儒士走上政治舞台,实现与皇权的紧密结合,并日益发展成一支庞大的政治力量。这一现象( )
A.反映出人伦对朝政的影响扩大B.体现了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有利于汉初社会经济休养生息D.表明儒士已经掌握了朝政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帝国建立了单一制的郡县制统治,但是实际上,战国列国相互并立的国家观念以及更为古老的分封制传统并没有完全被统一的、郡县制国家观念所取代。统治阶级内部对新帝国建立怎样的国家结构本身即存在着不同的意见,赞同分封的人很多:六国的政治势力、社会势力仍存,恢复列国并立统治的愿望依然十分强烈:文化的地域性差异然十分突出。

材料二 汉初社会经济残破,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有限,统治者米取了变通的郡国并行的国家结构形式。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统治阶级在与分裂势力作顽强斗争的同时,也要求“郡国自拊循其民”,给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为缓和汉初国家与社会的矛盾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秦朝郡县制国家观念受到的挑战。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汉初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结构形式的变化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哪些措施使“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4)除了观念和传统之外,治国主导思想的不同也对国家结构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汉武帝时期治国主导思想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