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纵观董仲舒的儒学体系,其德主刑辅、尊卑贵贱论,都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根据的。此外,他借助于道家的超越性之“道”向上追寻,建构了兼具道德属性、自然属性的“天”,为儒家的仁义礼智原则探究了本源。这说明
A.儒家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来出谋划策
B.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C.儒、道思想发展呈现出逐渐合流的趋势
D.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学者何新在《哲学思考》中提到:儒教有两个发展阶段,在夏商周,是敬祖事天的原始儒教:……以后,是敬祖事天尊孔的国家宗教,在这种国家宗教中,孔子由一位学者、思想家而被教主化、神圣化了。材料观点反映了
A.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B.儒学思想出现质变
C.儒家的政治化趋势
D.儒学的不断世俗化
2019-05-07更新 | 457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唐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会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其中的变化又受到了社会发展的推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发表《今日之教育方针》。……1919年4月,教育部“教育调查会”拟定了“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新教育宗旨。所谓“健全人格”,当具下列条件:(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恢复民国初年教育宗旨,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

——《中国教育史》

材料三   1947年中国高等院校中政法系科的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1946年,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敦的18.9%,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调整产生了许多专业工学院,例如四大工学——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擘)、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

   ——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西汉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与孔子讲学相比有何异同?并分析这一时期实行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1952年院系调整的现实意义。
2020-11-1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武帝时期,起自州郡吏民有不少是出身低贱的贫士,只要他们具备将相之才,即可破格提拔重用,而不问是否为儒生。其在位53年间,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正副枢臣29人,而只有2位儒生,余为外戚、功臣、商人、诸子学者等。这反映了
A.汉代选官标准发生重大变化B.儒法墨等思想同时并行发展
C.权力中枢决策机制日趋规范化D.汉武帝具有博采众长的人才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春秋》中所记载的职业等级是士(知识分子)、商、农、工,《史记》里则是农、工、商、陶,《前汉书》定下的职业等级则是士(儒士)、农、工、商。这一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B.社会阶层流动的加强
C.史家学术思想的差异D.儒家学说地位的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董仲舒改造之后的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2019-10-19更新 | 204次组卷 | 50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初是统治思想更换的最重要时期,实现了从法家一道家一儒家的转变,从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的“独尊儒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朝政治统治的需要
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
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
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8 .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2019-07-18更新 | 1864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019-01-30更新 | 8408次组卷 | 14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唐山开滦第二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钱穆说:“儒墨道法诸家之分派,严格言之,此亦惟在先秦,言之有理即可可有之耳。至于秦汉以下,此诸家思想,亦复相互融通,又成为浑沦之一新体,不再有严格之家派可分。”这一变化
A.说明诸家思想区别消失
B.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
C.说明先秦诸子思想完全对抗
D.说明思想自由自此完全消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