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汉代史书刻画的孝子形象

孝子形象出处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恭敬谨慎),匪有解(懈怠)……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非难、批评)于父母昆(兄长)弟之言”[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闵子骞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援琴而弦,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生制礼不敢过也。”孔子曰:“君子也”[西汉]刘向《说苑·修文》
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对材料中“孝子”的记述加以鉴别,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汉代塑造“孝子”形象的史学功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图为西汉某时期丞相出身的统计图。其变化反映出
A.重视教育,书院大量兴起B."推恩令"使白衣卿相迭出
C.儒学的政治影响力加强D.注重人才出身的察举制改革
2022-06-06更新 | 781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考前打靶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汉时,孔安国把《论语》中“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注为“道谓礼乐也,乐以和人,人和则易使”。东汉时,马融把《论语》中“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注为“道,谓为之政教”。由此可见,他们
A.希望恢复周朝礼乐制度B.把民本思想转化为了政治实践
C.积极维护封建统治秩序D.融汇了先秦诸子百家政治理念
2022-05-18更新 | 40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2届高三6月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盐官、铁官、均输官。公元前87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即位,国势衰弱,民生困苦,霍光、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公元前81年,汉朝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们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政治问题。下面是对话的节选。

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之士
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取得供给)者……通委财(流通囤积货物)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愿罢盐、铁、均输。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汉代盐铁政策辩论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为历史文献对先秦至两汉不同时期儒生区域分布状况的记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文献记载内容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共列录先秦时期儒生七十七人,其中齐鲁人四十五人,约占58.44%;卫宋陈楚吴人十二人,约占15.58%;秦人二人,约占2.60%;籍贯不明者十八人,约占23.38%。
《史记·儒林外传》共列录西汉前期著名儒生三十九人,其中,齐鲁人二十八人,约占71.79%;燕人、砀人、温人、广川人、雒阳人共计七人,约占17.95%;籍贯不明者四人,约占10.26%。
《汉书·儒林传》综合西汉一代著名儒生的区域分布,齐鲁人占45.60%,其他地区约占46.11%,籍贯不明者约占8.29%。著名的儒学学者中,有远至蜀、淮南、九江、江东,甚至苍悟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三辅(京畿地区)名儒约占总数的5.18%,三河(畿辅之地)名儒约占总数的5.70%。
《后汉书·儒林列传》东汉著名的儒学学者,齐鲁人约占36.36%,其他地区约占63.64%。其中,关中学者约占6.82%,河南、河内、南阳学者约占7.95%,会稽、九江、豫章学者约占6.82%,巴蜀学者约占10.23%。

根据材料指出从先秦到两汉儒生区域分布变化呈现的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2-05-10更新 | 486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汉代宣扬尊老敬老,文帝时实行“七十赐杖,年老免刑”;并且还免除孝子的租役,对孝顺父母的百姓给以赐钱帛、爵位等待遇,来鼓励老百姓尊老养老。其旨在
A.对百姓进行社会教化B.以孝促忠维护统治
C.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022-05-08更新 | 21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汉元帝改变了“王霸道杂用”的大政方针,片面推行儒家……宽驰的政策使封建权贵、官吏、地主们如同脱缰之马、贪残暴虐,对百姓敲骨吸髓的压榨,日益加深。哀帝、平帝相继承袭,以至政权落于外家之手,而出现了王莽篡汉的局面。西汉的衰落主要是因为
A.儒家思想已不适合当时形势B.统治者调整国家政策与措施
C.儒家思想主流地位遭到冲击D.外戚和宦官窃取权力的斗争
2022-05-08更新 | 2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了很多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主张,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宣,”这些主张旨在
A.促使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思想B.糅合儒道法思想捍卫君主统治
C.把道家的道统变成封建的法统D.以外儒内法中和统治集团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西汉时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肯定了“以教为本”,否定“以法为本”,强调“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该变革的重大影响在于
A.开启了以儒入法的历史进程B.奠定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理论基础
C.助推了重视教育传统的形成D.迎来了新一轮的思想活跃局面
2022-04-29更新 | 460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谶纬在西汉末年勃兴,是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产物,谶纬在东汉王朝的建立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汉光武帝刘秀起兵就是受到李通“刘氏复起,李氏为辅”的图谶的鼓动。在继位前,刘秀编造赤伏符云:“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上述材料表明(       
A.儒学巩固了东汉王朝的统治B.儒学神学化的特点日益突显
C.新儒学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D.谶纬神学使儒学发展为儒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