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在长安设太学,学习内容是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太学每年进行一次考试,熟练掌握一部以上经典的博士弟子,即可被授予官职。这说明当时(       
A.选官方式多样化B.儒学内容神圣化
C.儒学教育官方化D.私学教育世俗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
A.儒家伦理成为治国的重要依据B.“六经”收录了大量法律文献
C.汉代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D.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
3 . 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 . 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等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上述材料表明
A.皇帝个人喜好决定教育内容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得以缓和
C.儒家经典开始成为官方教材D.东汉政府重视发展儒学教育
2020-09-09更新 | 22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记载,汉宣帝“师受《诗》《论语》《孝经》”;成帝"壮好经书,博览古今”;光武帝"受《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这说明
A.儒学对治国理政产生重要影响
B.儒学复兴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C.儒家经典成为帝王治国依据
D.儒家纲常提升了君主治国能力
6 . 经书就是儒家学派典籍的总称。在先秦时代,儒家学者们所学习和传承的只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汉武帝时,诗、书、礼、易、春秋遂被立为五经,因为乐是空有其名而无典籍留传。宋代一度扩大到13经。上述变化的实质是
A.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B.儒家经典不断丰富
C.孔孟儒学遭到破坏
D.历代统治者重视儒学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7-09-12更新 | 19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元氏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