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成为正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帅皆有儒者气象。”出现“儒者气象”是因为(  )
A.孔子“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C.儒学成为主流意识形态D.“五经”的流传
2022-10-10更新 | 190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两汉时期,朝廷大力修建各类祠堂,主要有宗族祠堂、显宦名哲祠堂等,民间亦盛行立祠之风。这些祠堂规模宏伟,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用来祭祀祈福、纪念缅怀和昭德劝来。汉代祠堂的兴盛
A.丰富了儒学思想的内涵B.促进了祖先崇拜观念的普及
C.扩大了儒家学说的影响D.便利了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高祖二年下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者,置为三老。”汉惠帝四年下诏:“举民孝弟力田者,复其身(免除赋役)”。这说明,汉初统治者
A.实行独尊儒术B.注重基层教化
C.确立察举选官D.推行重农抑商
2020-10-15更新 | 45次组卷 | 27卷引用:山西省太原新希望双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暑假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隋朝《开皇律》“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判,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除恶及故杀人越狱者,虽会赦,犹除名”。这些律条的制定
A.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
B.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
C.存在着重罚轻罚倾向
D.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2019-06-23更新 | 168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孔于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揪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019-04-15更新 | 1688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