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产生的背景、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愈亦近世豪杰之士,如《原道》之言,虽不能无病,然自孟子以来,能知此者,独愈而已。……前人之语,又非凭空信口率然而言之,是必有所见矣。”

——《二程语录》

材料二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北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材料三 “退之《原道》诸篇,则于道之大原,若有非荀、扬、仲淹之所及者,然考其平生意向之所在,终不免于浮华放浪之习,时俗富贵利达之求。

——【南宋】朱熹《王氏续经说》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韩愈的评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评价所反映的宋人的价值观。
3 . 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班眩黎庶,纠合群愚,进不以延年益寿为务,退不以消灾治病为业,遂以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A.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B.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C.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
D.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2016-12-13更新 | 249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