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末清初思想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并且折射出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必使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

——摘自黄宗羲《学校》

材料二 建国初期语文教材要体现出新的国家意志和需要,《共同纲领》中文化教育工作被赋予了“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的主要任务。其中小学语文教材关于革命领袖的文章非常多,如《八角楼上》《毛主席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任弼时同志二三事》《冀中的地道斗争》等。也有大量歌颂新生共和国欣欣向荣景象的,如《新中国的第一个女拖拉机手》。另外课本还大量选用了苏联文学作品,如契诃夫的《小公务员的死》和高尔基的《海燕》等。

——《60年语文课改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归纳学校在国家政务中发挥的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无法实施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建国初期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新时期学校建设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2020-04-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