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戴震(1724—1777年):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该材料
①反映了理学对人性的压制
②批判了清政府实施残酷的刑罚
③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要求
④所呈现的思想预示着中国文化即将向近代转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6-12-11更新 | 627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道:“科举考试制度还有另外一面,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之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以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舰出现时中国陷入困境的一个原因。”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B.独尊儒学始终禁锢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C.八股取士束缚了明清进步思想的发展
D.儒家学说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顽固落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图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读上述示意图,概括提取其中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提示:概括提取其中任何一项历史信息均可,说明时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16-11-27更新 | 35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贵港市高二3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4 .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如“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等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
B.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完全沦丧
D.诞生了成熟的启蒙思想
2016-11-27更新 | 288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历史文科期中考试试卷
5 . 明清之际,“工、商皆民生之本”思想的提出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界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6 .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但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反映了明朝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市民文化开始兴起
C.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
D.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
2016-11-27更新 | 657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桂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如图形象地反映了
A.传统科技的兴衰
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儒家思想的发展
8 .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
B.宋明理学兴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西方思想的影响
2016-11-27更新 | 339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A.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B.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D.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2016-07-08更新 | 258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