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东林党人顾宪成、顾允成兄弟倡议:修复东林书院,把读书、讲学和关心国事紧密地联结在一起。这表明东林党人
A.倡议复兴儒家经典
B.要求思想言论自由
C.提倡经世致用学风
D.成为民主改革先锋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抬)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据材料,分析黄宗羲的思想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你对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总体认识。

2017-11-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3 . 欧洲启蒙思想和中国早期民主思想都具有启蒙作用。
(1)欧洲启蒙思想与中国早期民主思想各自的前途命运有何不同?
(2)请结合有关史实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4 . 明末清初兴起一殷实学思潮,力摧王学末流空疏清谈的陋习,破除“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流弊,倡导务实的治学方法。这些实学家反对王学的主要原因是
A.无益国计民生
B.反对禅宗思想
C.提倡科举制度
D.考据之学兴盛
5 . 明朝思想家王艮提出:“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这说明王艮
A.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儒学异端C.赞扬程朱理学作用D.批判继承了传统儒学
6 .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这种新现象对当时思想界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强调“重义轻利”
B.提出“工商皆本”
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
7 . 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A.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B.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C.根植自然经济,重视科技发展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8 . 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戾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
A.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
B.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
D.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
2017-11-11更新 | 262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清之际,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社会面临着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价值冲突和社会转向。”导致材料中“碰撞”“转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黄宗羲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B.理学思想日益走向僵化
C.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空前加强
D.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国家统一结合而政治化,孔学与皇权结合而神圣化。……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却日益稳固,从未动摇过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其结果是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因循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 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孔学“政治化”和皇权“神圣化”的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理学对儒学新发展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的时代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